三百五十四章 开挖

    三百五十四章 开挖 (第1/3页)

    是的,M7号墓旁边的墓,是M1号墓,而不是M8或者M6。

    这不是给工地墓坑命名的人瞎搞,而是在考古发掘工作中,这种情况本就是很正常的。

    这么说吧。

    一片工地,对墓坑的命名原则,就是按照先后发现的顺序来命名。

    但是吧,探勘墓葬这种事情,他不可能说真的能按照墓葬的排列顺序一个一个的找到。

    通常情况就是东边找到一个墓,西边又找到一个墓,南边再找到一个墓,回到东边了又找到一个墓。

    这就导致,给这些墓葬命名的时候,可能东边是M1,西边是M2,南边是M3,回到东边是M4。

    这样M1和M4就成邻居了。

    姜家山这边,也是这么个情况。

    最早发现的是M1,然后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又发现了6座其他墓葬后,才在M1的隔壁又发现了一座墓,这就变M7了。

    M1号墓,处于墓地南排偏东,西部紧靠M2,东邻M7,叠压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这座墓东南一小部分被一处晚期坑破坏。

    墓坑内填土为红褐色土,夹少量灰白色土及灰色土块,土质较硬。

    墓坑长3.62、宽1.35、深0.24米,椁内填土为红色灰斑土,夹较多红色土块、灰白色土块,土质较疏松。

    先期进行发掘工作的人,也就只在刮面划出了墓坑边线及椁边线,这便是浙江所工作人员做的所有前期准备了。

    接下来的考古工作,就要由社科院考古所来接手负责。

    发掘中,未见到明显的椁板及椁盖朽痕,只有椁四周一道“长方形”的椁身线。

    整个椁长3.05、宽1.05米,椁板的厚度不详,不过看大小,要比刚才那个M7号墓的椁大。

    也许没准这座墓的墓主人是个男性,所以才要更大点的椁。

    而陈翰他们接手之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从墓坑内水平向下发掘5厘米后刮面。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确定棺的大小。

    是的。

    在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国,已经有后来商周时期才广泛见到的“棺椁”体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