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七章 良渚之高级

    三百六十七章 良渚之高级 (第2/3页)

已经出现了,并且非常成熟。

    良渚的酒杯,基本上和现代人常用的几种酒杯样式一模一样。

    反倒是没有后来复杂的爵之类的用具。

    我们的老祖宗,五千年前就已经在使用的杯子、带握把的杯子,到五千年后,现代人返璞归真,又回到了这种简单好用的器型上了。

    可见,兜兜转转一圈之后,我们还是发现了,老祖宗用的最简单的器型,才是最方便好用的。

    当然,对现代人来说,最让人目瞪口呆的就是良渚的玉器了,要用某样东西代表良渚文明,首选便是玉器。

    华夏六器里,就有四件来自良渚文化。

    “礼仪之大,故谓之夏”,玉器是用来祭祀的,祈求风调雨顺,祭祀先祖,祭奠亡灵等等。

    后来的很多文化都有玉器,为什么我们不说它们是华夏民族玉文化的源流呢?

    主要是因为要么玉器使用方法(礼制)没有被华夏文化传承,要么这个文化的玉器本来就传承于良渚。

    比如玉玦,马家浜、崧泽、凌家滩、红山、石家河、山东龙山等等,很多文化都有,并且造型各异。

    但是在良渚之前,玉玦都是拿来当耳环用的。

    直到良渚开始,玉玦被穿孔后当成了衣服上的配饰了。

    这个使用方法传到了湖北石家河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直到后来商周时期,玉玦到底是拿来当配饰还是当耳环,成为了判断夷夏的标准。

    也就是说,都周朝了,还拿玉玦当耳环的,就是野蛮人了。

    而且,良渚的玉器文化也很先进。

    良渚之前的崧泽文化,制作的玉器大多为平凋工艺的。

    而到了良渚时期,已经进化到了立体凋刻了,一件玉器要经过粗胚-成型-打磨-刻文-浮凋-抛光之后才算是完成制作。

    并且玉器制作最传统经典的减地法阳线、线切割等技术,良渚也已经完善了。

    这些玉器的制作方法,一直沿用到后世。

    举个抽象一点的比方。

    良渚的技术研究,就像是发明了电。

    而之后的继承文明们,都是在良渚的基础上,去研究电应该怎么用更好,怎么用更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