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九章 原始文字?

    三百六十九章 原始文字? (第2/3页)

”(也像“甘”)的形状,两两重复,成为类似“日卜日卜日卜”的句子,像刻了一句话。

    “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它们是不是汉字的源头?”

    这成为了所有关注良渚考古的专家学者们争议的疑问。

    良渚到底有没有文字,每一代考古学家面对这些材料时,都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

    文字的起源和文明的起源、国家的起源相关,这些年我们讨论文明起源,这个问题更绕不开。

    有专家在仔细观察实物后,参考原有的摹本,依据拍摄的照片,对两件石钺上的刻符重新做了摹写。

    根据刻划痕迹的特征及先后关系,将杂乱叠加的刻划痕迹分层剥离、排除非符号的刻痕或“伤痕”,分辨出原本的符号单元,两件石钺各两面的刻符至少有18个!

    而且有些刻符还是良渚常见的“符号”!

    比如,其中一件石钺上的“卜”形符号,在庄桥坟遗址有近10例,可能是良渚时期比较常见的符号单体。

    而“甘”形符号(也像“日”形),划痕不太规则,从符号本身的辨识来讲,差异也不是很大,应该是同一个符号,而同类者也见于良渚文化的刻符。

    这两个“字”非常常见。

    恰好,这两个“字”的意思,又太好懂了。

    “卜”,这是一个贯穿了甲骨文的字,是当时的先民们,向神灵、祖宗祈祷时的仪式简称。

    “日”,这是代表了时间单位的一个文字。

    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似乎就是x日占卜的意思!

    众所周知,甲骨文之所以会存在,本身就因为这是一种写在龟甲上的占卜的卜词!

    实际上商人真正的日常文字使用和纪录的材料,比如类似史书、典籍之类的东西,是一样都没留存下来的。

    如果不是甲骨文写在甲骨这种特别的载体上。

    如果不是发现了甲骨,那现在学术界甚至都没办法证明商人有成熟的文字系统!

    想想看吧,商人用在甲骨上的文字,已经这么成熟了,成熟到学术界一致认为,这种文字绝对不是商人一两百年就研究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