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天宁旧事(一)

    第400章 天宁旧事(一) (第1/3页)

    永乐郡主被人揭开了自己心中的小九九,忙争辩道:「谁叫你府上厨子厨艺那么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享享不如众享享,你可不能雪藏了这厨子的手艺。」

    「看来在你心中,表哥我还不如一道菜。」说罢,项离玦已经向自己的书房走去。

    这话酸酸的,永乐郡主听得也有些不好意思,忙追上去说:「才不是呢,表哥我还给你你准备了礼物呢!」

    「什么礼物?」

    「你看。」

    ——

    池凌天看着骑在马上英姿飒爽的小师妹,叹了一口气道:「你此去陕西华县,一定要小心。那个地方刚刚发生了地震,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余震,你一定要小心。」

    「师兄我知道了,我一定会保重好自己的。」

    池凌天叹了一口气:「唉,当初你就不应该接下这么危险的任务。若不是师兄这边有事情走不开,是要陪你去的。」

    萧鸢羽摆摆手:「不必不必,真的不必,即使你有空我也不能让你去,她的意思是要我一个人去的。哦对了,师父呢?」

    「师父她老人家昨夜有事情已经连夜赶去华山了。要不然她可是最疼你的,怎么会不来送你。」池凌天以为萧鸢羽是还以为花颜娘子还在生她的气,摸了摸萧鸢羽的头,忙解释道。

    萧鸢羽皱了皱眉:「师父去华山干什么?」

    「师父不是暗自收徒吗?别人都不知道她有徒弟的,据说江湖上那些人觉得师父百年之后那些宝贝就没人继承,要据为己有,师父此去,就是要处理这件事情的。」

    「那些人真是欺人太甚。」萧鸢羽握紧了拳头,池凌天忙开解道:「好了,你也别太担心。这么点小事,师父能够处理得好的,你就放心地去吧。师父的驻地幽谷他们是如何也进不了的,也只能在华山上闹闹。即使师父敌不过那么多人,不是还有我吗?还有我身后的暗楼。」

    萧鸢羽点了点头,道了句「师兄保重」,就策马离开。

    花颜娘子不仅仅是她的师傅,更是她的亲姨母,是她母亲最小的妹妹。

    ——

    萧鸢羽走后一日,朝廷就收到一份关于灾情的奏折。陕西华县发生了大地震,波及四周各县,死伤惨重,据递上来的奏折看「川原坼裂,郊墟迁移,或壅为岗阜,或陷做沟渠,山鸣谷响,水涌沙溢。城垣、庙宇、官衙、民庐倾圮十居其半,军民被害,其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不知者复不可数计。」着实是可怕得很。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道理太后是懂得,所以对这件事情也是很担心。

    「众位爱卿,你们以为如何啊?赈灾的银两和粮食哀家绝对不会少,可是关于救助伤员,灾后重建,疏通因为地震导致的滑坡堵塞了黄河河道的疏通等问题,你们有什么好法子?」

    朝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想接下来这个烫手的洋山芋。这个自然灾害发生后的修复工作,若是做得好也就罢了,若是做不好,脑袋恐怕都要搬家呢。

    偏生还真就难做得好,各级官员都贪一些,老百姓能拿到什么东西?

    ——

    再说这重建工作,吃力不讨好。亲人都死了那么多,老百姓哪还有心思去重建家园?

    朝堂寂静了几分钟,太后正欲摔下奏折发怒的时候,户部尚书突然出列。

    所有朝臣都看着这个伟大的身影,想的待会儿这个人得罪了太后的时候,要不要为这个人开脱开脱?

    「臣以为,此次赈灾事宜,全权交给晋王殿下负责为最佳。晋王殿下刚从西北边境治理好沙尘暴带来的灾害回来,对于如何赈灾有一定的经验,太后何不让晋王去陕西?」

    「可是晋王

    刚从西北回来,哀家还没让他好好休息呢。」

    户部尚书顿了顿,琢磨琢磨了太后的心思,朗声道:「为国,为君,为太后分忧,从何来劳累一说?再说晋王殿下也休息了这么几天,年轻人,也没有那么疲劳的。」

    「照你这么一说,晋王,的确是赈灾的最好人选。西北那几个都护府,听说受了灾之后经过晋王的治理,下个月竟有能力交的上赋税了。不过本国法例,受灾过的地方,可半年不交赋税。」

    「太后英明。」

    「嗯。那就晋王吧。告知内阁,传哀家旨意,替哀家拟旨,命晋王去陕西华县赈灾。」

    「是。」

    ——

    下了早朝,朝臣们议论纷纷,皆认为太后大度,在私利和国民面前,选择了国民,再次让晋王去赈灾,也不怕晋王乘机笼络人心。

    朝臣们倒是不担心晋王的救灾能力,西北的事情摆在眼前,你不服都不行。

    只不过这次事情之后,太后会有什么动作朝臣们就不知道了。先帝的遗旨群臣都明白,写的是三皇子项离玦继大位,是太后私自篡改了圣旨,改成自己的儿子大皇子。

    此事朝臣们心知肚明,但由于太后父兄当时重兵在手,也不敢多说什么。

    毕竟,脑袋很要紧。

    所以,太后视晋王为眼中钉肉中刺也便不难理解了。

    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