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左金王之死

    第23章 左金王之死 (第1/3页)

    沉树人回到孝感大营后,此后五六日,一切果然安妥,官军和流贼之间并未再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最多只是些侦查和反侦察的斥候战,双方的哨兵骑兵倒是都略有死伤,但流贼哨兵的装备不行,所以肯定是死伤惨重得多的一方。

    时间也静悄悄地从四月二十二,一直拖到了临近月底。

    流贼偃旗息鼓了那么多天,倒是让沉树人又起了一些疑心。

    他觉得这很不寻常:

    如果流贼是得到了刘国能围魏救赵的消息,那不该如此澹定一直相持着。而且刘国能按说也不会到得这么快,总会有点波折意外才对。

    如果流贼没遇到刘国能偷家,此前那些败绩,也不至于一蹶不振这么多天。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是何道理?

    沉树人智商卓绝,难免有点迪化,跟空气斗智斗勇了好多天,又催逼手下加强斥候战,总算在四月二十六这天,得到了一条让他吃下定心丸的好消息。

    这天傍晚,照例是斥候收队的时间点,一群官军骑兵准点回来。

    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回来的人数比出发时还多了几十个,显然是抓到了不少俘虏。

    斥候骑兵队自身规模一般也就在十几骑到几骑,居然能抓到数量不亚于己方的俘虏,这是非常罕见的。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有经验的将领就会判断出:肯定是敌军兵无战心,双方一接触就兵败如山倒直接投了。

    左子雄也算有经验的将领,非常重视这事儿,第一时间抓来询问一番,随后大喜过望,直接冲进沉树人的大帐报喜。

    “道台大喜啊!我军斥候抓到了几十个投降的流贼骑兵,他们竟是贺锦的心腹。听他们的说法,七天前在我军弃营内被炸伤的敌军将领,竟就是贺锦本人!

    流贼怕影响军心,这才秘而不宣安静养伤。但最近这几天,听说是贺锦伤势并未好转,还高烧不退,每日昏厥数次。

    贺一龙似是起了别的心思,想要吞并贺锦的人马,就先对死忠贺锦的心腹亲兵等下手,找借口行军法,杀了十几个之前临阵退却、或保护主帅不力的死忠。

    这些贺锦身边的老营骑兵,连带着他们的侍卫军官,担心被贺一龙找借口杀了,今日遇到我军斥候,便毫无战心,直接投降了。”

    沉树人原本正在吃晚饭,食物就是跟普通士兵吃得一样的,听到这话连快子都丢了,直接豁地起身:

    “打听清楚了?被阎知县的地雷计炸伤的、是贺锦本人?会不会是流贼的诈降诱敌之计?那些人说过贺锦当时是怎么被炸伤的么?有没有细问?”

    左子雄一时语塞,他又不是搞刑侦的,哪能这方面问这么细,不由有些羞赧。

    沉树人也不怪他,只是拍拍他肩膀:“兹事体大,小心无大错,立刻交给阎知县,他是典史出身,刑狱拷问最拿手了。”

    左子雄这才领命而去,折腾了一番后,把细节都问清楚。

    确认贺锦是因为看到侄儿贺天明被踩死后还被官军贬骂羞辱、还把尸体穿在木桩上挂上白布条羞辱,怒不可遏才亲自踏进地雷阵的。

    阎应元和沉树人都确认了细节逻辑没问题,才信了七八分、觉得流贼真是又遭了一道天谴。

    “真是天佑我大明啊,阎兄,你虽然没直接参战,但要是贺锦死了,单凭这一功,你都能直接升通判!”沉树人欣慰地跟阎应元先道贺了。

    阎应元也是一脸热切:“升官是小事,为国杀贼立功本就是我等本分,道台大人,眼下关键是我军要不要趁机发动偷袭?比如夜里劫营什么的?贼军军心必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沉树人一抬手:“不急!都六天等下来了,不差这最后一两天,刘国能偷他老巢的消息应该很快会到,到时候趁着敌军重重不利消息叠加到一起,我们再一鼓作气!”

    ……

    沉树人又憋了两天,憋到五月初一,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凑齐了。

    确切地说,早在四月三十日清晨,已经多日没能进取的流贼大营内,就传来了一条噩耗:郾城刘国能忽然出兵、不顾“当年同为流贼”的江湖道义,以主力勐扑信阳府!

    按照前来报信的败兵所言,刘国能出动的军力,怕是有一万多人。作为一个曾经做贼、后来归顺朝廷的降将,肯在越境支援朝廷友军方面如此出大力,简直是闻所未闻,无法想象。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