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

    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 (第2/3页)

京城勤王,最有有多少军队连口粮都分不到,还有饿死的?又有多少兵马,是因为崇祯二年那次勤王不发赏金、不发粮食而哗变从贼的?”

    这个问题一抛出,刘国能也彻底沉默了,因为他自己就是崇祯二年那次不给粮食不给银子,跟着部队一起叛变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那次逼出来的。

    大明地方官,该给军粮却不给的情况,太多见了。沉树人要稳固后勤,拿这个借口去堵京官的嘴、说自己是要防患于未然,哪怕崇祯都挑不出错处来。

    沉树人见刘国能沉默,连忙趁热打铁,把最后一点说了:

    “就算开封府供得上我们粮草,但是咱的部队火器较多。我之前打刘希尧、打二贺之所以能胜,战术得当、将士用命固然是一方面,仗着改良火器的犀利,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军的火器,弹药还是自己特制的,还有红夷大炮。这些弹药补给,必须依靠黄州兵仗局的持续生产、运到前线。所以,我们的后勤道路必须握在自己手上,才能确保战力,就算粮食靠别人,弹药也要靠自己!

    我军都已经公忠体国、朝着十倍之敌奋勇出击了,难道连保护自己弹药路线这点要求,朝廷都不该满足么?那不成了让我们送死?”

    这番道理说完,饶是刘国能忠义,也意识到稳扎稳打的必要性了。

    他也丝毫没觉得沉大人有畏葸不前的意思,确实只是出于兵法持重、为了确保打胜仗。

    刘国能心中羞愧,对着沉树人一抱拳,诚恳承认:“大人思虑周全,倒是末将鲁莽了。此番如何救援河南,末将依然全听大人点拨!”

    两人最后喝了三杯,这场庆祝升官、讨论出兵的酒席也就散了。两人心照不宣,算是达成了更高层级的默契。

    ……

    沉树人原本打算打完贺一龙升完官就回去种田、接收消化战果,顺便再把出战前就欠下的女人正式收一下。

    被姗姗来迟的李自成围洛阳事件一搅合,少不了又得耽误个把月时间。而这个把月里,内政也只好交给后方文官按部就班推进。

    而他的女人们,也只能在后方继续等着。

    六月下旬的最后几天,沉树人和刘国能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计策,逐步把汝宁府剩下几个县城稳扎稳打一点点收复过去。

    主要是收复汝宁府位于淮河以南的那些县,而淮北方面花的精力和资源就要小得多——沉树人很清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己在汝宁府的北部是不可能站稳脚跟的。

    淮河是华夏的南北分界线,明朝的汝宁府穿淮而过,淮北部分相当于后世的驻马店,淮南部分才是信阳,等于是后世两个地级市拼在一起形成的府。

    淮北多平原,沉树人如果种田举动大一点,很容易遭到朝廷忌惮,也容易被四面围攻。所以暂时只缩在淮南,既有淮河阻隔,又背靠大别山区,当土皇帝就很适合。

    另一方面,为了不给朝廷留把柄,沉树人的文书往还工作也做得很到位。他和刘国能收复汝宁府的淮南各县时,一边就提前行文给开封府的官员,质询他们给随时可能抵达的援军的军粮筹措工作。

    河南今年都已赤地千里了,开封府的官员哪拿得出军粮?

    当然是在书信里各种哀求宽限,说北方遭灾严重,外兵来援本该供应军粮,但现在也只能请求南方富庶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