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

    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 (第2/3页)

意,但他也收受过那些家族的好处,每年总能例行分润到几千两银子的打点——

    这些送银子的大户,也是比较有艺术的,不会直接明着说为了哪件事儿才送,免得落了下乘,似乎是为了托抚台办事才送的。

    体面人,都是不管有事没事,一年四时过节,都有例行的人心孝敬,多事之秋,无非是年节随礼多一点。

    这样就绝对不落把柄,永远让人说不清是为了什么事情而送,可以一直和稀泥和下去——具体不好多说,但凡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多看看罗张三的行受索贿案例法条辨析,懂的都懂。

    “沈树人找上门来,这事儿可就闹大了,他们家可是有钱得很,油盐不进,听说为了大明还倒贴钱做官,这可不是银子能拉下水的……

    诶,不对,自史抚台几个月前正式调任漕运总督后,如今皖抚空缺,咱九江府可是重新划归江西巡抚治下了。他沈树人要缉私,最多也就在湖口外堵截,凭什么上门抖威风?”

    自知理亏的周璜,紧张思忖了一会儿之后,忽然觉得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意识到自己之前过于紧张了。

    自己跟沈树人之间,明明还互不统属呢!就算有案子牵连、确实是江西地方官场理亏,他也不该直接越权管辖!应该先通知江西巡抚,然后让江西巡抚行文来问!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后世普通看客也能听得懂的:如果后世湖北高院要到九江中院质疑一个管辖权的争议,它能直接争么?当然不行!

    按照诉讼法,那得找两个争议院的共同上级裁定。别说九江中院无法决定争议移送,连江西高院都不能决定,跨省案子的管辖权争议,就得闹到最高院去了。

    明朝的法律程序没后世那么复杂,但道理是相通的,至少沈树人不该直接找九江府,他得走流程。

    想到大明律法站在自己一边,周璜胆子也恢复了一些,连忙让人去回复:

    “你们怎么办的差?朝廷法度都忘了么?这涉及湖广和江西的纠纷,该让他先找巡抚衙门,本官怎能私相为外省官员办差!

    当然,你们要好好跟沈道台的人说,他毕竟公务辛苦了,该送的犒劳酒肉礼物,不可或缺!如果沈道台还另有私事非要坚持跟我聊,那就让他进城来聊,湖口码头本官是不去的!”

    让他去鄱阳湖边的码头,他是不敢,那边可有红夷大炮战船呢,谁知那些缉税的粗人敢干什么?这案子湖广那边毕竟占着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而只要沈树人肯进城,到时候就算周璜自己拿他没办法,好歹可以把九江那些朝中后台硬的豪门话事人都召来,一起设宴款待挤兑沈道,让那些人自己许好处拉沈树人下水。

    如果无法拉下水,这事儿也不关他周璜了,他最多就是案发后被调任、甚至降职,但治罪是谈不上的。

    至于那些朝中有后台的江西豪门,如果他们看不惯眼,想狗急跳墙留下沈树人,只要不在知府衙门里动手,那他周璜最多也就是一个治安不力的渎职之过。

    手下衙役得了周璜的吩咐,立刻就去安排。然而又过了大半个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