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论功行赏(下)

    318-论功行赏(下) (第1/3页)

    除了以上这些从事之外,被姚裕从汝南带回来的江均直接升任为从事祭酒,负责所有从事的管辖。名义上,是诸多从事的长官,也算是位高权重了。

    毕竟姚裕能崛起,少不了江均父亲江温留下的政·治遗产助力。给他一个高位,说得过去。

    除了这些文职之外,武将官职也有升迁。

    其中跨度最大的,便是沈林。

    庐江舒城一战,沈林父子间接性的击溃了陈敏吞并庐江的野心,就二人的表现来说,你不给他们一个官职说不过去。

    于是乎,沈林便成为了继雍据,姚豹,全衍之后,第四个获得将·军职位的武将。

    姚裕在和司马越讨价还价中,表示了要给沈林拜为建武将·军的想法。

    司马越也很大方,直接就同意了。

    沈林升迁,他留下的厉锋校尉官职,则是被他的儿子沈承继承。

    同时,沈林也被姚裕点为庐江太守,负责镇守东大门。

    至于高侃,满匡,全耀等校尉官职都没有变化。

    唯一的变化就是高侃除了鹰扬校尉的官职之外,还多了一个南阳太守的职位。

    满匡为长沙太守,当然,如果不是朝廷有规定,官员不能担任家乡所在地的太守的话,姚裕就让二叔姚庆担任长沙太守了。

    这不,思来想去,也只能将长沙太守的位置给了满匡。

    像是孔骁,从军司马升为扬武校尉,兼任桂阳太守,吴炯升为别部司马,兼任零陵太守。

    武陵太守由陈忠兼任,他的官职,也从牙门将,升任为护蛮校尉。

    毕竟,武陵地区,还是有不少五溪蛮的。

    除此之外,姚信从别部司马升为奋武校尉镇守宜都,负责防备蜀中方向的压力。

    姚豹的话,被任命为襄阳太守。

    像是后来投奔的连濬,贺雄,王玄策,也都有升迁。

    连濬被点为横江校尉,回江陵负责训练水军。

    贺雄升为牙门将,和鲁弼一起,负责姚裕的护卫工作。

    王玄策则是按照约定,升任其为折冲校尉,随军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