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如何振兴佛法

    第264章 如何振兴佛法 (第1/3页)

    拳头超大,大到天下无敌。名正言顺,正到谁也挑不出理来。两种优势加起来,不当皇帝就是脑子有坑。

    这是天下人都认可的道理。

    但这是争天下的规矩,并不是很适合佛门。

    道然若是以大法力横扫凡间,将所有不同分支的佛门都变成金山寺分寺。然后再逼着皇帝将佛教定为国教,在整个凡间普及佛法,小孩子学写字就先学佛经。

    或许一开始,佛***大兴。

    毕竟道然传下来的都是真经,而不是兰若寺灵隐寺那种骗人的玩意。然后,佛***兴盛几十年,上百年,然后大周朝就会重复唐朝的悲剧。

    道然虽然是心口不一的假和尚,但看的经书都是真的,从小耳濡目染,很容易发现大唐佛法崩坏的真正原因——用力过勐。

    初唐时期,大乘佛法被送到中原,皇帝非常高兴,下令全国上下都要学习。

    佛法总有诸多不同的理解与解释,但皇帝一心推行「真经」,所以皇帝所理解的大乘佛法就成了标准,谁不按照这个标准来做,就是大不敬。

    下面的人为了讨好皇帝,自然就是投其所好。

    然后,每一代皇帝都对佛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到了唐朝后期,佛经上全是皇帝们的批注,全是皇帝们的「感悟」,而天下百姓就得按照这个标准来。

    道然曾经看过不少前朝皇帝们留下来的「佛经注释」,里面大部分都是对「守戒」和「慈悲」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然而,佛法的本质其实跟这两个并没有关系。

    真正的佛门修行,不讲戒律,也不讲慈悲。

    佛是觉悟,只要你能够觉悟,就能得到大自在,在任何地方任何状态都是极乐,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所以为什么大自在天也是佛,因为他也是觉悟者。他是魔主,他的神国也是极乐世界,他与佛祖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但殊途同归,论境界两者并无本质区别。

    所以涂灰外道也是佛门分支,只是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天性趋向于秩序,所以佛门大部分分支都以行善作为准则。

    行善之人,能见识的人生百态更多,见识多了,自然就容易觉悟了。

    守戒与慈悲,只是给那些未曾觉悟的人提供感悟的办法。当你能够从守戒与慈悲中感受到极乐,那你距离觉悟就不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