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刀光剑影

    第一百五十二章 刀光剑影 (第1/3页)

    在场的所有人,攻守双方都被这一转瞬惊变动容了。

    吴高等人方才只见炮火中两骑冲锋而上,冒着箭矢火炮跃入其中,只是片刻人影攒动间上方动静戛然而止。

    姜为见战机不可失,趁着包元乾擒王之时便招呼兵马冲锋而上,就在士卒阻拦包元乾时便已然策马当先上岭而去。

    将军岭上的士卒见主将被擒只是稍微一犹豫,后方姜为便早已带人冲入炮阵之中,将他们团团围住!

    “降者不杀!负隅顽抗者当诛九族!”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厉喝声传来,惊地炮阵中的士卒一个冷战。

    “哐啷。”

    突然一个叛军被吓得丢下了自己的长矛打破寂静之声,旋即“叮铃哐啷”此起彼伏的声音不绝于耳,炮阵中的叛军士卒皆是缴械投降。

    雁门关内城,许海兵的叛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用猛地往里冲去。

    刘同知左砍右杀,一连砍死,自己也身中一箭两枪,踉跄后退。

    他看着毫无动静的将军岭和源源不断涌入的叛军,他心力交瘁下以为大势已去正欲拔刀自刎。

    “咚!!”突然数十发闷响声传来,数尺方圆的实心弹呼啸砸入攻入的叛军阵中。当即便砸的叛军血肉横飞,惨叫连连。

    刘同知二人朝着将军岭上看去,只见原先的旗帜早被拔掉,竖起了都指挥使司的大旗,刘张二人心中大喜过望,“炮阵拿下了,把他们顶出去!!”

    知道大势已定,明军血勇之气上来纷纷奋勇争先。继而炮弹呼啸着朝着还未入城的叛军中后部砸去,造成了大量的伤亡,无数叛军筋断骨折哀嚎遍野,阵型被隆隆炮火轰击的散乱退却。

    而这些刘张二人另一部未集结的兵马,也由其部下武官集结自外围而来。前后夹击,又有炮火支援叛军进退失据,纷纷缴械投降。

    “好小子,真有你的。”吴高看着挟持住许海兵的包元乾,走到身旁拍了拍包元乾,“果然没信错你,不单这消息不假你这人更加骁勇,日后做我帐下亲侍武官如何?”

    包元乾淡笑一声不予置评,且不说他志不在此。就说他哪有这个本事擒拿许海兵?全赖那风前辈相助方才把自己抛向空中后又连续陡现两次提拽自己,虽然其速度极快自己看不清却也知道除了风前辈绝不会有第二个人。

    风塞丈在黑夜中身影极快,如鹰隼击空般来去自如这些叛军甚至许海兵都未看清,只觉得是包元乾本事了得,在空中如飞燕般连纵两下,越过重重枪阵斩将立功。

    包元乾如今向四周看去,只见与自己一同上岭的风塞丈早已不在此处,他看着吴高道:“吴侯还是先修书知会太原为第一要事。 _o_m ”

    众人捆绑俘虏,打扫战场。

    这雁门关上上下下一千多叛军悉数被擒,吴高书信于关楼中差人快马知会太原。

    下至士卒上至将校,这波泼天功劳皆是牢牢攥在手心,无不欢声雀跃。

    而相对于雁门关中的平叛喜悦与劫后余生,山岭之上一个遒健老者正黯然地蹲在一匹死去的马儿身旁。

    他苍劲的手轻轻抚摸着逐渐冰凉的马尸,合上乌云踏雪死不瞑目的眼睛,寂然不语。

    “风前辈...”包元乾没有去城关之下,反而牵着绝地来到风塞丈身旁。

    他知道乌云踏雪必然是风塞丈的好伙伴,默契多年。只是如今,却为了自己死在了这将军岭上。他知道一匹爱马的逝去,对于马主人的打击不会小。

    乌云踏雪因他而死,他若是不来岂非太无情无义了?

    风塞丈长吁口气,看了眼包元乾道:“天地万物终有归途,谁也无法改变道法自然。它死在此处,当是还清世间诸孽羽化登仙。”

    包元乾虽然听得似是而非,也只能默然点头。

    二人合力将乌云踏雪葬于将军岭旁,应。

    风塞丈的要求无碑亦无字,它的功劳自在人心无须二人评说。

    处置好了雁门关叛军,亦修书往太原去后吴高等人的事却还远远未结束。

    如今打通了雁门咽喉,他们便要星夜折返大同肃清大同城的内奸。

    ......

    大同城,都指挥使司,次日傍晚。

    “周军门,如此恐怕不妥吧?”大堂里一个绯色官服男子起身犹豫道,“吴侯有事务外出,周军门虽为都督府佥事却并非我后军都督府,若无直系上司调令恕下官做不了这个主。”

    那周军门一身戎装冷哼道:“郭佥事,我虽为右军都督府佥事,但事急从权已来不及知会后军都督府了,若是边塞起患这个责任你们山西行都司担当的起吗!?”

    一旁另一个男子也道:“虽然吴侯有言在先,但是就如周军门所言事急从权,若是知情而不动错失了战机,朝廷追查下来我们担当不起啊。”

    那男子身后数名守备也纷纷进言,劝说这个郭佥事同意周军门调兵而去。@*~~

    那郭佥事冷面一拂衣袖道:“梁同知你也是行都司老人了,若是仅听只言片语便随意将大同之兵调往边地,一旦外寇入侵大同须臾便要城陷人亡。梁同知担当不起贻误战机之罪,就担当得起失城丧土之罪吗?”

    梁同知被怼了一句,愤懑道:“我梁查乃是山西行都司指挥同知,如今吴侯不在我便是有调动之权。当下便由我做主,调集大兵马出杀虎口迎敌!”

    郭佥事如怒目金刚般呵斥道:“梁查你敢!吴侯若知你不从军令必取你项上人头!今日有我郭骥在,你敢动一兵一卒!?”他怒而拔刀怒指,他虽然官职略低于梁查却也是行都司三把手,说话分量不弱于梁查。

    “郭骥!你敢对同僚上官拔刀相向,是大明律治不了你了吗!?”梁查怒指郭骥道。

    郭骥放声大笑道:“梁查,你好生糊涂。枉你是带兵之人,难道不知大军深夜拔营而去,茫茫塞外敌军极有可能以逸待劳,以暗击明之下一旦中伏顷刻便要全军覆没。吴侯让我们严守大同,你难道想把大同这仅剩的兵马一并带入深渊吗?!”

    周军门看起来颇为焦急,梁查与郭骥也相持不下,就在这时已然有一人摸到了郭骥身后,缓缓拔出腰间长刀。

    可刚要准备动手之时,却听得外间一声嘹亮之声,“吴侯回衙!!”

    那人见状赶忙收刀回鞘,那梁查听罢神色不由一变,有些难看起来。

    郭骥冷笑连连,看着吴高领着身后一群人风尘仆仆而归,回身作揖道:“见过吴侯!”

    吴高等人昨夜拿下雁门关后,赶了一整日路马不停蹄的才在傍晚赶回行都司衙门。

    包元乾随着吴高一入大堂便眼眶一怔,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右军都督府佥事,周无恨。

    这周无恨便是那日瓦剌围城关键时候,率军驰援而来的那个周无恨。

    这周无恨自然记不得包元乾这种小鱼小虾的小角色,不过包元乾对于这个正二品的大员却是印象深刻,一入内便认出了此人。

    吴高入内放眼看去,却疑惑道:“周大人,你怎么在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