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觐见

    第一百六十五章 觐见 (第3/3页)

!”

    他们二人说罢才心头一跳,见萧仪扭头以责备的眼神看着二人。本来这些话语都是事先萧仪教了数遍,他们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了。

    本来就商量好了,自侧门入内到了正殿跪下,直言万岁万万岁这一流程。谁知朱棣不按套路出牌,自己不在春和殿中,却留了一个黑衣和尚在主位。

    他们二人有些紧张,便脱口而出却没有把万岁万万岁那半句收住。他们流程倒是没错,只是对着说的人说错了。

    皇帝不在此处,你们山呼万岁,是给谁万岁?

    包元乾念及此处心道妈的,漏了怯!这还没面试呢,就因言获罪,真他娘倒血霉!

    “呵呵呵...萧大人且先退去罢,今日圣上龙体欠安,便以我来接见二人。”没成想那黑衣和尚并未怪罪,只是和煦的笑道便随性挥退了萧仪。

    那黑衣和尚起身端手而来,略微沙哑道:“你们便是那助江阴侯平息内乱,击退阿鲁台南下的塞北义士?”

    包元乾跪地作揖道:“是,却也不全是!”

    “哦?”

    包元乾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我等兄弟几人确实是助江阴侯破敌之人,但并非塞北义士。”

    黑衣和尚似乎料到他有此一言便道:“哦?不是塞北义士,是何处人士?”

    包元乾道:“我们几人都是陕西行都司,肃州卫人!那日雁门之乱骤起,变生肘腋之间。仓促下我们为了取得吴侯信任,不得不以借以塞北义士身份。”

    他此话颇为有理,也是早就想好的。若是言明自己几人是肃州卫的人,那吴高自然会心生疑虑,肃州卫的人跑到大同来,和那周无恨岂非如出一辙。

    就算有应浩这个锦衣卫,但是一群肃州卫人和一个肃州卫锦衣卫万里迢迢跑到大同,吴高不可能不怀疑。索性便扯了个谎,说自己几人都是塞北之人,配合应浩这个锦衣卫常年在大同边境刺探军情,如此一来情急之间,便省去了许多麻烦。

    “原来如此。”黑衣和尚点点头,却毫不惊讶道:“既是肃州卫人,何以出现在万里之外的大同?”

    包元乾缓缓道。

    :“实不相瞒,草民本是肃州卫一小卒。我兄弟姜为只是肃州卫一小吏,其余兄弟也都是肃州卫士卒。我们之所以会出现在大同,全因肃州卫指挥使邓平虏与同知李承恩之故!”

    “哦?且说来听听?”

    包元乾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把自己一行人无意间截到北元公主开始,得到了传国玉玺消息。再到后来邓李二人私下与瓦剌媾和交易,再到瓦剌围城,自己一行人被迫北上出使和林。

    只是他自己也做了艺术加工,比如省略了几人伪造圣旨骗马哈木,克烈部等一系列事件。只言马哈木等人诓骗他们,将他们以假玺赠之却在半路将他们赶尽杀绝。

    他们为数不多几人侥幸逃生,却因公主指引意外从和林汗宫中得到了真玺,一路南下经过鞑靼部时意外探知阿鲁***队动向,这才直入大同告知吴高。

    他半真半假的讲完,这些话也是几人早就商量好的。大明卫所百姓与士卒个个登记在册,汇总于应天府。

    他们几人都是正编的士卒,小吏在应天府库都是有记录在案的。想编造身份,那便是茅坑里点灯,找死。

    加之李承恩乃是李景隆堂弟,是迟早回应天述职的,自己几人入朝若是蒙骗朝廷,也容易被李承恩戳破,届时吃不了兜着走。

    再说到朱棣迟迟不见自己,自然不可能是喝茶打牌混日子。他既然今日点名让自己二人入宫,那一定是对于自己二人身份由来早就有了番调查。

    与其铤而走险骗,还不如坦诚相告。本来他们称自己为塞北义士便是权宜之计,出使和林也是上官逼迫,如今拿到了真玺便是大功一件,又有谁会去计较些许瑕疵呢?

    那黑衣和尚方才明知故问,听语气便知他对自己几人是何方人,早就知根知底了。

    果不其然,那黑衣和尚终于听到了一件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他面不改色,声音却提高三分道:“你说...传国玉玺?”

    姜为听罢立刻取下自己包袱,解开露出了里间一方黑漆漆的玉玺。作揖道:“这方玉玺乃是自后唐末帝后便消失年的传国玉玺,乃汉人失传之至宝。也是我等几人舍生忘死取来之物,亦是此行应天府的缘由。 _o_m ”

    黑衣和尚大步上前擎起这方被岁月摧残的传国玉玺,他置于手中反复观看。

    包元乾趁他观赏玉玺,偷偷抬眼瞥了几眼,只见这黑袍和尚年约七十,颇显枯瘦,弱不禁风般。双目廓如三角,形如病虎,鹰钩鼻挂于正中自带三分阴翳之气,薄唇似刀,寡恩少义,眉宇间藏不住的狠劲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