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司业

    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司业 (第1/3页)

    虽已是接近初春时节,但进入小冰河期的明初,依旧寒冷。

    太平门外,左为玄武湖,右乃燕雀湖。

    在桥头上,行人往来络绎不绝,其中一拨人驻足道别,依依不舍。

    “哥,那我带小蝶去太平府赴任了。”包布同看着马车里,自塞北带回的小蝶,喃喃道:“哥,你在这应天府要好好保重,若有休沐节假可要记得来太平府寻弟弟我。”

    包元乾整了整弟弟的领口,叮嘱道:“这在府治中做官,不比在肃州卫。肃州卫天高地远,你口无遮拦与人冲突尚有转圜余地。可如今你是朝廷命官,便决不可再意气用事,凡事当三思而后行。”

    这太平府即是今日之当涂县,距离应天不算远,百余里一日路程。不过毕竟兄弟分离,包布同性格急躁,他甚为担心他会因言获罪。

    他这几日一直在叮嘱几人,绝不可将献玺功劳挂在嘴边,定要烂在肚中。尤其他不放心自己这个弟弟,年轻气盛,颇容易与人斗狠。

    所以他也多多拜托了小蝶,若遇不可解决的大事,当要先修书送往应天交予他定夺。

    包布同虽然急躁,但是包元乾的话他还是听得进去的,便道:“那就祝哥哥在应天平步青云,就等着哥哥发达了,日后好带我去鞑靼寻阿爹,告辞!”

    “好小子,说话还文绉绉的。”包元乾看着弟弟翻身上马,携着车轿远去不由感叹道。

    赵彪与赵豹虽一个在苏州,一个在常州。不过二人是同一方向,便也正好作伴前行。

    赵彪作揖道:“诸家兄弟保重,我们这便去了。日后多多书信往来,若是有事相求,我们二人定当义不容辞。 @ ”

    “保重。”姜为与应浩上前将二人送出桥头。

    高守正是去镇江做官,镇江距应天也不过百余里路程。高守正有些踌躇不前,他的公文勘合本是最早下来的,却硬是等到了众人一起方才于今日作别。

    “高大哥,有话要说?”包元乾问道。

    高守正欲言又止,如是再三才道:“大包,我高守正这条烂命本就是你捡回来的。当初家破人亡,随你去塞北也是只图个报恩,却没有想到有朝一日....”

    包元乾摆手打断道:“高大哥,今日一切不仅是我之功。那日若非你带我出关打牙祭,恐怕我们也不会有今日。如今往日恩怨一笔勾销,你我兄弟若是再提便见外了。”

    高守正上下嘴皮紧紧压着,点点头道:“你说得对,日后若是有需要兄弟帮衬之处,定当千里来赴会。”

    “告辞!”

    包元乾送走外任的几人,正好姜为与应浩二人回身而来。他作了个请势道:“人也送了,如今该去把我们几人的事规置一番了。”

    二人明白其意,便相邀入城而去。

    包元乾所说的规置即是官服与住的地方,他们既然已得了功名,自然也不能再住于那酒楼之内而是要搬到朝集院坊间去了。

    这所谓的朝集院便是在京官员的“集体宿舍”,说是集体宿舍,不过待遇却要比后世的宿舍强多了。

    自正八品往上都是独门独院,像包元乾这种的骁骑尉待遇,还是个二进院落。姜为是协正庶尹也与他一般。

    这朝集院设置在距离皇城不远处,其目的便是方便于官员办公与上朝。起初官员们还能遵守规矩,都住于朝集院。可立国三十余载,不少的高阶大臣渐渐地生出享乐之心,也就搬出的朝集院在应天府中自择府邸,反正他们上朝有轿子也不在乎远近。

    而逐渐的朝集院中便成了中下级官员的聚集地,这些官员品级低下自然没资格去上朝,不过却极为靠近皇城洪武门外六部等官署办公地,所以此处也就成为了中低级官僚的住处。

    应浩居于镇抚司内,自是不必。但是包元乾与姜为却不得不各自挑选了处院落,不过。

    好在朝集院内闲置颇多,几日前便挑选了两间紧靠着的院落至今还未去入住。

    两人想与兄弟几人同处些时日,今日送走了自然也要离开客栈前往朝集院了。姜为正好也能将小蓝带在身边,免得卢刚锋一人要照顾两人,目不暇接。

    而至于官服,这也让包元乾略感意外。他是没想到这官服种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