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莽夫治学

    第一百六十八章 莽夫治学 (第1/3页)

    “新司业?”

    薛监生皱着黛眉,“那刘司业呢?”

    张敬负手一笑道:“那刘司业早便受不得咱们闹腾,怕担责。几日前便提了辞呈,如今告老还乡享福去了!”

    薛监生若有所思道:“我们会不会太逾矩了些,这...”

    张敬哈哈道:“来国子监的权贵们,几个是真静下心来读书的?不都是来待个年载日后图个仕途顺利么?这些屁大的司业哪个敢不开眼,跟咱们作对?”

    薛监生听罢却有些沉默,张敬说的不错。这刘司业摊上这帮监生当真是倒了血霉,如今致仕回乡才当真是享福去了。这国子监生源分为两部,一是权贵二是天下贫苦勤学而得到举荐的学子。@*~~

    那些贫苦学子自然是发奋苦读,但是权贵学子大多只是走走过场,可也并非全部。

    至少她自己,就是例外。

    她本为女子,只是想读书不想大字不识,可这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

    为此她与家里大闹许久,溺爱她的父亲方才托人走了后门来此国子监读书。

    她读书只为了识文断字,明事理而非是镀金做官。她是女子,她不愿做官也不可能做官。

    可她虽极力想知书识字,但是这帮子权贵子弟却常常闹地学堂不可开交,她前些日子都想***请教书先生入府了。只是这国子监是大明最为权威的学府,谁不想来此学习更深奥的经学之义呢?

    那张敬心思活络,见她沉默便笑道:“薛兄不必忧虑,日后待我张敬平步青云那至少也是三品堂上官起步,皆是薛兄若有困难大可寻我便是。”

    他话里有话,既展示了自己的前途又暗示薛监生日后自己能帮衬她一二。.

    “咯吱吱..”正巧国子监大门大开。

    薛监生尴尬不是礼貌地挤了个笑容,便拉着书童朝国子监内走去。

    “欸,薛兄,薛兄!”张敬在后叫着,却见薛监生头也不回走了,兀自笑道:“薛兄八成这是害羞了,妙哉妙哉!”

    国子监内亭台水榭,雨花石堆叠的假山以造势,引秦淮河填池以造景,书香卷卷,青瓦飞檐,讲学求义之声朗朗而来倒是不失一处求学圣地。

    国子监分六堂,一般的权贵多聚于广业堂内,而另五堂则是莘莘学子所处。国子监内除开挂名的衍圣公为正二品,却常年不来外。最高常驻官员便是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紧随其后的便是两位正六品的左右司业。

    其下五经博士,助学,学正,学录不计其数,也是国子监教学的中坚力量。而左右司业则是辅助祭酒处理国子监大小事务,另外还要对六堂教学质量与学子学成考核负责,若是学子考核不过,司业是要背锅的。

    大明以左为尊,左司业专负责权贵学子聚集的广业堂,右司业则负责其他五堂。左司业虽然只负责一堂,可却是个实打实的烫手山芋,这些钟鸣鼎食之家的子嗣,他们哪个也不敢惹,所以国子监没人愿意去负责广业堂。

    如今天色早已大亮,其他五堂已然传来博士们教学之声。可这广业堂却依旧鸦雀无声,这些权贵学子们至少也是三品大员往上的勋贵官宦子嗣。

    一头花白的讲经博士正站在堂上,茫然地看着堂下叽叽喳喳,斗蛐蛐,踢蹴鞠的什么都有。他本想出言,却插不了话。想发怒呵斥,却碍于这些权贵的身份。

    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四周数个助学唯唯诺诺地站在一旁,他们本是维持学堂纪律的辅官,如今却是一头莫展。老博士轻叹一声,也习以为常了。

    就在学堂内闹哄哄时,只见一声粗粗地咳嗽声自门口传来。

    “左司业!?”那讲经博士喜出望外道。

    这一声如顽石入静潭,激起水花一片。里间的监生们停下玩乐之事,纷纷看向前方。

    只见一。

    身着绯袍官服,头戴乌纱帽,腰系金玉宽带,脚踏乌龙皂罗官靴的男子长身而入。

    他步伐稳当,身形挺拔匀称,合身的官袍附于其上颇有些威风凛凛,其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一柄仪刀正悬挂于腰间,乃是一副标准的武官打扮。

    “这是何人?”

    “武官怎么来咱们国子监了?”

    “几品武官?”

    “不过只是个五品吧。”

    那人转身正对着满堂权贵子嗣,露出了胸前织金熊罴补纹。一时间权贵子嗣们纷纷议论起来,武官怎么到了国子监当司业了?

    “怎么是他?”

    那薛监生见到包元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