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国策

    第七十一章:国策 (第1/3页)

    “不如就以纺织业和酿酒业为侧重点,大举扶持发展。”

    卡尔沃也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的提议让君士坦丁有了点兴趣。

    “详细说说。”

    君士坦丁鼓励到,卡尔沃早有腹稿,

    “纺织业不必多说,纺织产品在整个欧洲都很畅销,”

    停了一下,卡尔沃继续说到,

    “酿酒业是我们的看家本事了,帝国的酿酒工艺十分完善,之前只是因为没有土地种植葡萄之类的酿酒原料,如今我们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全部种植粮食的话恐怕会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我们可以将一部分土地划作葡萄园,鼓励酿酒作坊的发展,也可以为国家带来不少税收。”

    其实这种政策扶持和东方古代的盐铁官营差不多,都是为了增加税收的手段,区别只在于东方是直接断绝一切民间势力的插手,而拜占庭只是起带头作用,允许民间势力的跟随,当然了,这也和盐铁都是国家的必需品有关。

    东方古代常见的盐铁官营,西方是没有的,欧洲并不限制盐的私人贩卖,但有些国家有对盐的专门税收,像法国之类的,专门的盐税到大革命时期才被废止,再加上欧洲人离海近,吃海盐的多,这没办法官营,你还能把海封起来不成?

    “很好,有理有据,”

    君士坦丁赞赏了卡尔沃的提议,随后环顾四周,看向其他内阁成员,

    “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见此,查韦斯也有些顾虑不吐不快,

    “我们虽然得到了一大波土地,但是想要在维持粮食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还要建立葡萄园和牧场,还是有些力有未逮。”

    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那就是到底是自给自足直接提供成品呢?还是做加工产业,从国外收购原材料,加工后贩卖呢?

    前者当然是最好的了,起码不用担心被卡喉咙,最严重的后果也不过就是滞销而已,缺点就是占地面积要大,无论是牧场还是葡萄园都是很占面积的,而且这两种需要的自然环境也和良田几乎重合,尤其是牧场,也就是说只要这两种产业越来越多,农田的面积肯定会被压缩。

    更别说巴尔干这地方,山一座连着一座,大片大片的平原较少,大多是山之间有那么几片空地,很是碎片化,不过用来做葡萄园之类的正合适,毕竟葡萄这东西,生长条件不是很苛刻。

    “其实我们没必要全部攥在自己手里,”

    卡尔沃说出了解决办法,

    “牧场占地面积特大,我们可以从国外进口羊毛等原材料,在这方面没必要苛求自产自销。”

    “莫斯科公国就位于大草原上,盛产皮毛矿石,帝国如今的领土以山地为主,也不是很适合放牧,从莫斯科公国进口羊毛更实在。”

    说实在的,前期还可以自给自足,后面一旦坐稳了国际上龙头的位置,想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