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大决战

    第一百零五章:大决战 (第2/3页)

…神父,和我说说村子的情况吧!”

    君士坦丁环视一周,看见众人大多面有菜色,这里的情况恐怕不会太好。

    “情况…只能说是一般,毕竟大家的生活都不好过,我们村还算可以了,”

    神父语气中并没有太多的情绪,这样的情况不是一处,而是到处都是,相比之下,他所在的圣西蒙村凭借着过往的商旅还算过得下去,

    “圣西蒙村原先隶属于安格斯男爵,他是奥斯曼人在本地的代表,不仅是我们,隔壁的圣约翰村也是他的产业,他知道奥斯曼人喜欢马,所以强迫他领地上的农民牧马,将农田全部改为牧场,对民众的待遇也很苛刻,

    由于失去了粮食来源,农民们只能依靠安格斯从外界运输粮食进村,而安格斯每月给农民的配给量仅仅只能保证农民不被饿死,本来说,这样的条件还算过得下去,毕竟往年也是如此过来的,”

    说到这,神父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慨,

    “可是安格斯这个家伙,在这几个月,开始慢慢削减粮食的配给量,又将马全部运走,农民们无地可种,又无粮可食,只能上山采点野菜和野果,运气好的话抓点鱼或者兔子,我们村因为有些商旅路过,还可以勉强存活,隔壁的圣约翰村甚至有好几个人饿昏过去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对地方领主来说,农民就是一串数字,哪怕死光了也不怕,还可以再引进一批,尤其是奴隶制还没消除的时代,即使英格兰在1102年颁布过废奴法案,但奴隶贸易活动和蓄奴行为一直存在,这不是一纸法令就可以做到的。

    欧洲的奴隶制废除很晚,美利坚著名的南北战争表面上就是因为奴隶制打起来的,当然了,深层的原因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古代生产力低下,想要吃饱在那种生产条件下是不可能的,即使到了现代还有那么多人吃不饱,甚至饿死,更别说在古代,可以说,两个村子没有饿死人都算君士坦丁来的早,真要没办法了,“大饥,人相食”这样的场面不是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

    “那安格斯之前呢?奥斯曼人的税收重吗?”

    君士坦丁关心的问道。

    “真要比起来,也就比拉斯卡利斯王朝的几位皇帝时期的赋税高一些,比起曼努埃尔二世等几位皇帝时期…还是要低一些。”

    神父直言不讳,他是不愁吃喝,不管地方上怎么样,也不可能让教会的神职人员吃苦,除非实在是一个穷的不能再穷的地方,不过现在还不是很卷,这样的穷地方应该不会有人想去。

    君士坦丁心情复杂,转动着手上的戒指,仰头望着天空,一方面,帝国的霸业是需要农民的付出的,可另一方面,在崛起的过程中,罗马帝国的公民还暂时享受不到国家带来的福利,只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给公民谋福利。

    “谢谢你,神父阁下,我会发布关于农业的法律,在我看来,法律的传播比起扩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