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大蛇丸,我要你助我修行!

    183.大蛇丸,我要你助我修行! (第2/3页)

牛逼了。

    只要读过高中物理的,就一定学过光的波粒二象性。

    只要对牛顿稍稍多一点了解的,【来源是营销号的除外】就会知道,牛顿一生中提出的科学理论中,只有错了一个半。

    至于那一个,解释起来就很麻烦,而且于本话题无关,所以重要讨论的是剩下的那半个。

    而那半个,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

    在牛顿出现以前,学术界一直认为光是波,但牛顿却因为色散现象,坚持认为光是微粒。

    以牛顿当时在学术界的地位,只要他说光是微粒,学术界就会有一批人坚定不移的认为光是微粒。

    但后来,一个叫托马斯·杨的人,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光是波。

    只要不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都学过的一个实验,光的干涉实验——双狭缝实验。

    于是两方人一直吵个不停,但这也不能怪他们。

    打个比方,在某个漫展中,一个长相甜美,熊还很大的女孩子去男厕所,站在小便池前尿尿。尿完之后呢,他又凑到女生中间玩。

    男生们在男厕所看见“他”的武器,自然认为“他”是个男的。

    女孩子们上手试过“她”的熊熊,发现不是假的,自然认为“她”是个女的。

    于是两方各执己见,争吵不休,始终拿不出一个结果。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都是对的嘛。

    结果呢,这个人去医院做个检查,发现这个人的性别是“扶她”。

    哦豁,大家都傻眼了。

    光的波粒二象性就是如此,学术界吵了几百年,直到爱因斯坦横空出世,才发现这家伙是个“扶她”。

    那么为什么会说,光的波粒二象性会和电子显微镜扯上关系呢?

    准确来说,是和电子有关系。

    学术界通过双狭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波,直到学术界发现了光电效应。

    这个人类历史上,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分割点。

    在研究光电效应期间,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