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2/3页)

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王文武接过名片。上面只写着经理元克己,和三明公司的名称还有公司地址。王文武也赶忙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递了过去。

    听名字很现代的名片,其实最早出现于封建社会。战国时代中国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随铁器等先进生产工具使用,经济也得到发展,从而带动文化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其它流派形成百家争鸣景象。各国都致力于扩大疆土,扶持并传播本国文化,战争中出现大量新兴贵族。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了伟大的改革,统一全国文字,分封了诸侯王。

    咸阳成了中国的中心,各路诸侯王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进京述职,诸侯王为了拉近与朝庭当权者的关系,经常的联络感情也在所难免,于是开始出现了名片的早期名称“谒“。所谓“谒“就是拜访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也就是现在的名片。

    到了汉代,中央集权制国家进一步发展,随汉初疆域扩大,“谒“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进入东汉末期,“谒“又被改称为“刺“,由于东汉蔡伦发明的纸张开始普遍采用,于是“刺“由竹木片改成了更便于携带的纸张。

    而名片这个称呼,要到清朝才正式出现。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由于西方的不断入侵,与外界交往增加了,和国外的通商也加快了名片普及。清朝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官场,官小使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恭,官大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

    所以王文武手中的名片与现代常见到的名片的主要区别是用手写而不是印刷。

    王文武自知自己的字,上不了台面,虽然来后来也是多有练习,但进步实在不大。所以王文武的名片都是特意花钱请人来写的。

    元克己双手恭敬的接过王文武的名片,直接上面写着农商部主事王文武。

    元克己没想到眼前这个个子不高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