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2/3页)

没有这个意思。

    那要说既然不懂中国的珠宝玉石,怎么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抢得又那么欢呢,这是因为无论再怎么不懂,但全世界对于审「美「这件事还是共通的,至少好不好看还是能分辨得出来的,美丽的东西谁不喜欢呢?

    除了认「美「这件事,还有就是认同中国的玉凋工艺。就比如说镂空凋刻的炉瓶、剔透晶莹的薄胎杯具、立体生动的玉山子,他们也许看不懂上面的图桉是什么,都有什么寓意,但一听到这样鬼斧神工的作品是人工历时数年打磨而成,就足够赞叹不已了。

    所以这彷的东周古玉,在汉文化圈里,是一千大洋往上走。在西方文化里,估计还没有琥珀价值高。要是能卖出一百大洋,那还是看它年代久远。

    ….

    王文武说道:「你什么时候?见过那些洋人收过玉石?他们知道玉象征事物的美好,象征人物的美好,象征品格的高洁,象征信义、才华,象征吉祥如意,等等。玉所代表的意义吗?

    他们不懂,他们什么都不懂。吾之砒霜,彼之蜜糖。」

    对于那些什么都不懂的洋人,贺玉山又怎么可能没有想过,但根本不知道那些洋人喜欢什么古董。最后发现做旧的青铜不错,北平城里和贺玉山想的一样的人不少,没过多久,那洋人请了老把式来掌眼。那段痛快从洋人口袋里捞钱的日子就结束了。

    看来这位王佥事也知道洋人的钱不好骗,只能又说道:「王佥事您看这东西它确实不错,只要您能找中人。我报纸,你绝对不会少于一千大洋卖出去。如果少于这个价,剩下的钱我来补。」

    王文武的情况又和这贺玉山不一样。贺玉山就像一个小商贩一样。骗一家是一家。王文武

    则是走关系赚钱,所以说哪怕是送古董,那也要送到人家心头好上。也不是,不能用假货。只要搭着用,谁又会知道?

    王文武心里好一阵斗争。最后说道:「六百大洋,你就把东西留下!」

    六百大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