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第三百一十一章 (第2/3页)

  不要以为日本方面为了孙家还特别成立了一个部门,而是在日本那边机关的全称应该叫“特务机关”,最初是指军队中从事战斗之外任务的部门,比如搞宣传啦、搞教育啦、皇室专属副官之类的,与此同时海军和外务省也有类似的名称。简单来说“特务”最初的意思就是特殊任务,不特指情报大类的工作。后来日俄战争中有个叫明石元二郎的家伙实在闲着难受,作为日本驻瑞典大使馆武官的明石组织起一批人跑俄国去支持反对派起义,他那个捣乱组织就被称作“明石机关”。大约是因为比较上口的原因,后来日本很多专项特务组织都开始叫机关。

    通常来说在战争期间日本的常规特务机构会以部命名,比如关东军的特务机构叫情报部,总部在哈尔滨,在其他城市设的叫支部,各自有固定负责区域。但战争期间肯定有区域的情况是动态的,没法机械的往上套,于是日本又成立了一些机动或专项特务组织,这类组织通常以xx机关命名,比如13军作战区域内叫华东特务机关,11军叫华中特务机关。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完全涵盖日本特务的全部工作,很多时候他们必须根据时局搞一些临时的专项工作,日本内部为了保密通常会给这类专项工作取一个代号,比如尝试在缅甸搞独立军的任务叫“南工作”,对应组成的机关就叫“南机关”。

    这些机关的头目大部分是制定“工作”部门的人来担任,人员则可以根据情况在其他部门抽调,并不一定就局限于情报人员。比如从事“策反”工作的机关里可能会有很多外交人员或者医生之类,甚至有交际花都不稀奇。

    知道日本的命名原则后咱们再梳理那些乱七八糟的机关就容易了,只要找到对应的工作就行,你可以把他们理解成不同使命的临时工作组,一旦任务完成或者彻底失败就会自动解散,人员各自回到原部门继续任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