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合计、商量

    第三百零八章 合计、商量 (第2/3页)

是。老刘下午回来的时候,知道了你的事儿。

    高兴的跟个什么似的。好像咱们爷俩明天就完蛋一样。瞎操心。一进门,就跟老闫聊起来了,你这个事儿,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兴奋的让人看笑话。也不知道,他最后知道了,到底是个怎么回事之后,还能在院里站得住吗。”

    李守良也是一笑道:“这有什么站不住的,肯定是夹紧尾巴缩两天,紧接着该管的还管,这二大爷还接着是二大爷。

    权利这一方面,绝对不会打一丝折扣。不过二大爷今天有点挑事儿啊,要不是他这一说,咱们的压力,应该比较小。

    现在整这一出,这是怕我压力不够大。”

    一大爷笑着摆了摆手:“放心,明天一早,我去三大爷家坐坐。绝对不让三大妈在院里吓白话。不就行了吗!这老刘耍心眼子,这回没了‘传声筒’,你看他还有什么办法。

    要是他自己下场坏你,看他以后还能不能干的下去。

    不过,守良,你是怎么想的?这眼瞅着马上就12月了。你现在不给答复行。要是进了12月,还不答复那边。

    我怕林副厂长绝对会,再把‘当车间主任’这事儿给拿出来。就算你很坚定。也能让厂长那边与你之间,留下一根刺。厂长那里不会给个车间主任,虽然林副厂长这里也做不了主。”

    李守良嘿嘿一笑道:“这事儿,我想了挺长时间了。不过一直在考虑这样做行不行。正好咱们爷俩聊到这了。我就说一说。

    这‘让我当车间主任’这事儿传出来的时候,内容说的就是‘考核升级成功,就让我当’。我是这么想的。既然林副厂长那边这样说。

    不如我就直接不参加12月底的升级考试了,或者说,我到时候没考过不就行了吗。”

    一大爷眉眼一睁,有些没想到,他是往杨厂长和陈主任的角度上想了,考虑了,杨厂长和陈主任会怎么办。但是没有想到站到守良的角度上,还能这样办。

    一大爷问道:“守良,你是怎么想的?”

    李守良笑道:“没怎么想,就是单纯的觉得,这升级的太快。太出风头了。今年的这次,不如就不考了算了。我进厂也不过三年。

    三年五次考核,我升了六级。这眼瞅着第六次我也是十拿九稳。真要升了七级。然后明年顺顺利利的升了八级。我感觉太过了。

    不如正好借着这次的机会,堵住林副厂长的嘴,也让杨厂长那边有个台阶下,不至于这么难做。最后就是别让自己始终处于风口浪尖上。

    这一年,但凡是有点事儿。只要是车间的,总要扯到我身上来,我感觉得低调点儿。”

    一大爷轻轻地点点头,回顾这最近的事儿,确实是这样的。

    一大爷笑道:“是个好办法,我还真没想到。你还年轻。房子咱们有、工作咱们有、存款我和你一大妈这里也有。咱们不缺。你即使升了7级,也不过一个月加那些钱。

    对于别人家可能很重要,但是对于咱们家来说,没什么区别。”

    李守良点点头,就是因为不缺那点,所以才能想的通。

    “不过,咱们也不能这么轻易的就放弃这次考核!”一大爷想了想说道。

    李守良也立即想到了,问道:“师父,您是想着让我参加月中的车间升级模拟考核,然后月底的正式的升级考核就不参加了?”

    一大爷一拍手道:“对咯,就是这样。要是什么都不参加,厂里指不定又有什么闲话传出来,说你因为自己实力不够,不敢去参加了。

    这些闲话,百害而一利。不如参加一次模拟考核,堵住这些人的嘴。再然后找一个‘名眼里一看就是假的’理由,不去参加升级考核。

    这样,也少得了很多人说闲话。没那个时间,整天跟这伙人‘吃饱了撑的打嘴仗’。”

    李守良在心里过了一番,确实比直接都不参加好。

    笑道:“师父,就这样办。到时候随便找个‘肚子疼拉肚子’、‘睡觉过时了来晚了’之类的理由,略过去算完。”

    一大爷点点头,爷俩在这个事儿上,达成了共识。遂不再说别的。

    过了一会儿,喝完这杯茶,李守良慢悠悠的回家去了。睡觉。

    。。。翌日上午。

    “主任,这是咱车间,这个月进行到现在的车间生产情况。还有上个月整月的车间生产情况,您看一看。”车间计件员阮三儿送来两份文件。

    车间计件员,是每一个计件车间配备的标准人员。主要用于记录在册车间每人生产情况。但是他们车间因为是仍属于‘新车间范畴’,是由厂长判定。所以不用计件任务,也没有标准生产量。

    车间主任也因此抬头看了阮三儿一眼,没有生产定量,还拿着文件来让看,这是干什么?

    主任一边拿起文件一边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吗?”

    打开一看,最开始记录的就是高级工的生产件数。数量上,一看就是增多了。

    主任心里大约知道怎么回事儿,随口问道:“咱们车间的高级件儿数量增多了?”

    阮三儿点点头道:“是的,主要情况来自于,各车间借调的师傅们,有几位高级工。其中以1车间的李守良、李师傅交付的件儿的数量是最多的。耗材是最少的。”

    主任点点头道:“李师傅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的几个学生我看了。教的特别出色,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时间磨练自己的手艺,很是难得了。”

    阮三儿笑道:“主任,您看到后面就知道了,这些学生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