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武吉战败

    第6章 武吉战败 (第3/3页)

   乔坤不像他们那般好斗,眼见没自己的事,便欲归家。可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正要争斗,他和龙环、姬逸、吴谦便是不出战也要忙粮草、军需等事务。

    在诸位将军散去,他们又和姜子牙商量许久才纷纷离去加班,也亏得现在又有毛臻、姬克等小老弟,乔坤便可以偷懒,不然还真是劳累。

    安排好工作,乔坤来到院中,却见此时邑姜正带着姜伋正在修习武艺。

    姜伋所学乃是姜子牙的武艺,倒也有模有样,只是毕竟年幼,气力太小,身法又不够灵活,与邑姜的争斗却处处落在下风。

    像黄天祥那般七岁就能战平张桂芳的怪胎还是少数。

    邑姜利用灵活的身法绕到姜伋身后,一个巧劲便将姜伋摔了个嘴啃泥。姜伋摔倒也不哭闹,又爬起来与邑姜争斗。

    乔坤看了暗自点头,不论武道修为如何,姜伋性格倒是坚韧,将来必定成材。就是姜子牙和绮琴给他安排的课业实在太繁重了。

    每日习武习文的时间太长了,日子过得比以后做作业到深夜的小孩子还惨,让人心生同情。

    只是乔坤也没办法否定姜子牙和绮琴的育子理念,只鼓励了姜伋两句,让他好生坚持。

    回到家中,却见夏花已经准备好晚饭,乔坤又回忆起两人在羑里的时光。

    如今夏花所做的饭菜也比之前更好吃,因为她也祭拜“东厨司命定福神君”,得到神君加持。

    饭毕,夏花收拾碗快,说道:“刚才我在准备,却听到外面士卒高喊,‘敌军来袭,请各位将军去丞相府议事’之类,这样传讯不怕百姓恐慌吗?”

    乔坤早已司空见惯,“打仗打了六年多,西岐百姓都已经习惯了。”

    他从丞相府回家,一路行来,周围百姓各行其是,互通有无,有条不紊,十分习惯。看来姜子牙稳定后方的工作做的很好,让人放心。

    也可能是连闻仲都被打败,导致西岐百姓对武王和姜子牙有盲目的自信。

    乔坤依旧每日将自己工作交给龙环、姬逸,腾出时间修行。

    过得几日,却听到有战报,似乎前线败了。

    这还是乔坤首次在西岐城内听到西岐战败的战报。以前经常吃败仗,但却口称平局,平局就说是小胜,怎么如今却报战败呢?

    是姜子牙调整了宣传,还是西岐已经有面对失败的底气了呢?

    乔坤与龙环等到丞相府,又听一遍官报,确实是“太鸾武艺高强,十回合便斩吴将军斩于马下。武吉不敌,已经收拾残军退回,金鸡岭失守.太鸾军势如破竹,连伤我军两千,被南宫适带兵阻止。”

    金鸡岭失守了啊?乔坤心中盘算,不过只损失两千有余,算不得一场大败,只是都未见到邓九公主力便有这般折损,确实输得难看了些。

    姜子牙只调动黄天祥出动敌住太鸾,由黄飞彪率骑兵协助。并未做其他的调整,他面色平静,似乎还是胸有成竹。

    过得半日,武吉到丞相府请罪,身形狼狈,铠甲护肩部都有缺损,身上也有几处刀枪伤痕。

    武吉道:“那太鸾果然厉害,武艺比弟子高出一筹。弟子与他争斗了四十余合,不分胜负,但他卖了个破绽,占了先机,弟子急闪过,却被他一刀把护肩甲吞头削去半边,绒绳割断数肘,弟子因此,大败回城。”

    听得武吉如此说,姜子牙不由皱眉,“你可知自己错在何处?”

    武吉请罪道:“末将武艺不精。”

    姜子牙怒道:“你错不在武艺不精,而在急于求胜,在于小觑敌军,你等败得如此之速,定然是勇勐精进,快速进兵,想要与太鸾、邓九公争一时长短,却被人以逸待劳,是也不是?”

    闻言武吉更是羞愧,忙道:“丞相所说不错,末将惭愧!”

    姜子牙又道:“须知‘胜败军家之常’,为将务要见机,进则可以成功,退则可以保守无虞,此乃为将之急务。而你进不能成功,退不能收敛败军,又如何为将?”

    乔坤听着有些心惊,生怕姜子牙来一出“挥泪斩武吉”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