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这里最缺少的就是数学家!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这里最缺少的就是数学家! (第2/3页)

   她一直对自己的数学水平非常有信心,各个数学科目的成绩,分数全部都在A级以上,但去面试之后感觉遭受了很大的打击,自己竟然连题目都看不懂。

    现在,信心似乎又回来了。

    七大数学猜想之一?

    “怪不得啊!”陈蒙檬用力揉了揉眼,“竟然是数学猜想,而且是其中很复杂的一个,也怪不得看不懂。”

    “王教授为什么要用这个当题目呢?”

    她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来。

    当陈蒙檬处在惊讶中的时候,其他几个参加复试的学生同样很惊讶。

    “你永远都猜不到,我在复试中做了什么题目。”许杰信誓旦旦的在同学群里说道。

    “你不是报了王浩教授的研究生吗?难道他还会问你数论问题?”有同学打字回复。

    “是偏微分方程。”许杰提醒。

    “原来是偏微分方程啊,这不奇怪,我仔细研究过,王浩最初的研究方向就是偏微分方程。”那些同学马上分析起来。

    许杰则是道,“确实是偏微分方程,我的题目是证明一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光滑界的存在性问题。”

    这个话一说出来,同学群里顿时炸了。

    “高难度啊!”

    “这怎么可能!”

    “这种问题,我感觉应该是博士或者教授的研究内容吧?即便是最简单的,也不可能出现在研究生复试题目里啊。”

    许杰继续道,“伱们着什么急?我还没有说完呢,这一类偏微分方程你们肯定听过,名字叫做Navier-Stokes,怎么样,感觉熟悉吗?”

    “……”

    “……”

    群里出现一堆省略号,最后有一个人打字问道,“你做出来了吗?”

    下面的省略号变得更多了。

    ……

    在数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工作结束以后,信息学方向的研究生复试也开始了。

    这次王浩倒是没有再给学生出题,而是现场提问了几个有关代码、算法的问题。

    相比数学方向的高要求来说,王浩认为信息学方向,更重要的是个人知识能力水平,能多一些数学做基础,当然就是最好的。

    王浩对信息学的学生要求也不高,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想要指望学生未来拿到什么国际奖项,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

    这方面运气比筛选学生更重要。

    倒是计算机学院的教授们,很关心王浩招研究生的问题,陈庆华老头就感兴趣的问了一句,“你对于学生的有什么期待?”

    王浩仔细想了一下,犹豫着说道,“不比张志强差就行了。”

    陈庆华仔细琢磨了一下,做出个小小的点评,“其实张志强的水平……”

    他拉了好长的音,最后道,“他很努力。”

    ……

    一周后。

    物理系的何毅、肖新宇,就和王浩一起去了飞往了首都。

    肖新宇是物理系的另一名教授,在超导材料上,尤其是高温超导很有研究,但显然超导和高能物理没什么关系,他只是过来凑个人数。

    一路上王浩倒是和肖新宇聊的比较多。

    肖新宇讲了超导的最新研究,和非常吸引人的‘反重力’直接相关,“之前没有哪个科学家敢说是在研究反重力。”

    “斯坦福大学每年投入1亿美元在这项研究上,但几乎没有任何成果可言。”

    “前一段时间,一个阿迈瑞肯的物理学家,用实验证实超导体磁盘在接近绝对零度的实验环境下高速旋转,就能够在固定磁场范围内,造成部分物体的质量流失。”

    “实验测定质量流失大概有1%,数据非常小,但也绝对是一项巨大的突破性发现。”

    肖新宇总结说道,“这是在实验环境下产出反重力的学术成功。”

    反重力的研究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的。

    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飞行汽车,能够直接原地漂浮起来,看似就用到了反重力技术。

    而想要制造出那种汽车,也只有反重力技术可以实现。

    只是这样技术还属于‘未来科技’,即便是实验环境下,达成反重力的学术成功,但人类还没有从宇宙中发现任何具体现象,证实反重力的存在。

    有人认为宇宙只有正向的引力,不可能存在负质量的斥力。

    王浩和肖新宇一路来着,都感觉非常有意思。

    何毅似乎有些‘不甘寂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