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飞机总设计来访,王浩:只是个简单的研究!

    第一百六十章 飞机总设计来访,王浩:只是个简单的研究! (第2/3页)

研究,如果没有好的想法,就从理论的机制进行分析?”他的语气有些不确定,带着疑惑看向了何毅。

    何毅不知该点头还是摇头。从这句话来说,王浩确实是个外行。

    物理的研究都是先发现现象,然后再对原理进行解析。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执着于复刻实验,只有复刻了实验才能根据数据进行分析,才能找出其中蕴含的机制原理。

    现在王浩说先分析原理,怎么可能分析的出来呢?

    何毅只是看了一下王浩,没有表露出态度。

    王浩继续道,“理论机制上来说,我们首先要研究超导的理论机制。”

    “十几年前就有一种叫做简并相超导理论,这个你们都应该清楚的。”

    “根据这一个理论,已经发现了超导的微观物理机制,也就是超导状态下,‘超导自由电子气’与‘简并正离子晶格’的相对分离,两者不发生任何的碰撞。”

    “从这种原理去联系反重力存在的可能,我认为和超导状态形成的离子晶格相关?”

    这是出于一种个人对于研究的判断,但是系统却直接反馈了结果。

    正因为如此,王浩才会从理论出发去讨论。

    “我们就假设和离子晶格直接相关。”王浩收到了系统的反馈后,顿时变得有信心,“那么怎么样才能产生‘交流重力’现象呢?”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离子晶格在某种排列下的自旋?”

    “如果按照这种原理来说,离子晶格怎么样排列,才能产生特别的场力?”

    “那或许不是一种场力,而是一种对引力的阻隔,或者是一种磁场和电场混合的特殊情况?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依次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某种假设去验证。这是微观物理研究的方法。”

    最后一句话说的让所有人点头了。

    在超导的机制研究中,几乎都是发现新的物理现象,然后再去根据现象推导论机制。

    但微观物理的研究是从理论开始的,因为有好多微观物理的现象无法直接解释,就需要理论物理提供支持,而理论物理构架出来,就能够推导出其他问题。

    像是希格斯粒子、中微子,都是先有的理论,才在实验中有发现的。

    王浩最开始说先研究理论机制,在场众人肯定是不以为然的,但如果只是假设一个理论,再根据理论推导设计实验,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浩的发言就是做出了一些提问,然后在针对每一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样说下来,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

    会议顿时活跃了。

    因为只是去做假设、去想象,好多人都开始踊跃的发言,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学’的发言也很快变成了‘科研’,区别就是一个人说,和很多人一起研究。

    王浩发现也有了更多的灵感。

    这种灵感并不是反映在任务上,因为和湮灭力的研究不存在直接关系,只是反映在他的想法和判断上。

    会议召开了两个多小时。

    王浩进行了总结,“所以比较可能的一种判断是,交流重力现象的出现,和超导状态下材料内部离子晶格的自旋有关。”

    “其排列可能是平行的,也可能是纵向叠加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推断去设计实验。”

    “我想接下来,也就知道实验该怎么做了吧?”

    他看向了何毅。

    何毅也参与到了讨论中,只是没有真正说几句话,他只是感到非常的惊讶。

    本来只是让王浩说一下自己的想法,结果他就把会议引导成了‘理论讨论会’,然后大家都踊跃的发言,还真就研究出了一个‘可能的理论’。

    这个……

    虽然是亲身参与其中,但怎么想都有些怪怪的。

    为什么他主持的会议没有这种情况呢?

    不对啊!

    “这个会议本来就是我主持的。”何毅用力扯了扯嘴角,他发现以后应该让王浩主持会议。

    虽然他的研究领域是超导物理,但似乎在理论机制的研究上,王浩要比他专业的多?

    ……

    王浩参加了会议以后就离开了。

    他的收获也非常的大,仅仅是脑中的知识和想法,以及对于超导更深刻的理解,就让他感觉受益匪浅。

    另外,他发现自己非常擅长主持科研项目。

    因为有《教学的馈赠》、《科研的馈赠》,他可以很轻易把讨论内容引入正确的轨道,用来对实验进行分析,或者是对于理论机制进行分析,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那么自然做项目研究的效率会非常高。

    “我要不要也申请个大项目?”王浩忽然有些感兴趣了,仔细想想还是算了,至少暂时他申请不到什么大项目,因为他只是个数学学者而已。

    等梅森数科学实验室建立一行以后,他倒是可以申请一些计算机相关的项目。

    但是类似的项目他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计算机类的研究,大多都是应用研究,最多牵扯到一些算法、构架之类,即便是能找出正确的方向,研究都是非常耗费时间的。

    相对来说,材料学、物理学研究,正确的研究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每一次都能找到正确方向,很快就能出成果。

    当然,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王浩希望能够完成‘交流重力’实验,以此对湮灭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不过他的想法是希望能够构架出‘湮灭力理论’的数学基础,而不是利用这种发现去做什么、验证什么。

    湮灭力,只是一种理论,也只有他知道是正确的理论,即便是有更多的发现暂时也无法百分百的确定存在。

    微观理论是很难说的。

    当王浩正在思索‘交流重力’实验的时候,西海大学的校门口非常热闹。

    学校迎来了来自航空集团沈城飞机设计研究所,著名飞机设计师李建华的团队。

    李建华的团队,在103所待了近一个星期,跟着103所验证了三组近似值数据,结果发现对应的风压测试,评估数值都在20以下。

    这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震惊。

    之后李建华带队访问了其他相关的科研机构,后来想着这件事还是忍不住来了西海大学。

    空气动力的计算研究对于飞机设计实在太重要了。

    如果在每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