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专家组审核,颜静怒怼专家,王浩奔赴沈城做报告!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专家组审核,颜静怒怼专家,王浩奔赴沈城做报告! (第2/3页)

的假的?”

    “我感觉可能性比较低,也许是意外?”

    “他们不可能捏造结果吧?”

    “这个研究,科学院的实验室花费了两千多万都没有成果,他们就两三百万经费,怎么做出来的?”

    “我也感觉不可能……”

    交流重力实验,一般人是不清楚的,但专门做超导理论研究的人,都会知道相关内容。

    三十年前,阿迈瑞肯的李宁教授发表的交流重力理论震惊了全世界,因为里面谈到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词汇——

    反重力。

    但是,交流重力理论发表了以后,一直持续十年时间都没有任何进展,直到有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交流重力现象。

    现在媒体上还能看到一些内容,但后续就没有相关消息了,也没有机构宣布从事相关的研究,唯一有的就是好多超导研究机构复刻实验失败。

    科学院的超导实验室也一样。

    他们也曾经讨论过以交流重力为方向进行研究,然后试着去复刻实验,结果发现复刻实验都做不到,自然也无法进行后续研究了。

    现在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一个没什么影响力的小实验室,竟然宣布说完成了交流重力复刻实验?

    可能吗?

    数学物理科学部几个专家都得报告有所怀疑,他们一起仔细研究了报告中的数据,但也没办法看出什么。

    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交流重力实验的复刻实在太重要了,一则是很多相关的研究机构并没有能完成,二则也是因为超导的理论机制研究陷入了瓶颈。

    当理论机制陷入评论以后,每一项新的发现都会非常重要。

    好多人知道交流重力实验关注的是‘反重力’效果,可以以此想象一下未来能够实现反重力,让人类的科技走上新的阶段。

    但实际上,对现在来说,最有价值是超导机制的理解--

    为什么会出现交流重力现象?

    超导材料内部以及周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形成特殊的交流重力场?

    是否只有超导体才能够形成这种特殊的场力?还是说普通的导体材料也可以形成类似的场力?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等等。

    如果能破解这些问题,就能够对超导机制更加的了解。

    对超导机制更加的了解,才能够制造出对应的超导材料,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这就好像是火药制造。

    古代制造火药靠的是运气,而现代了解了火药的机制,了解了其中化学分子反应的内容,就能以此研究出各种效果的火药、炸药。

    理论,才是技术发展的支撑。

    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复刻交流重力实验,很可能帮助完善超导机制理论,有多大的意义就可想而知了。

    数学物理科学部迅速组建了专家组,他们从好多部门调解了专家,包括科学院超导实验室,也包括其他超导研究机构的专家。

    一共十几个人,就一起去了西海大学。

    有好几个专家都是临时来的,一直等到了西海大学门口才和专家团汇合。

    其中就包括科学院电工所的向乾生教授,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专家,因为他曾经主导过交流重力的复刻实验,结果进行了好多次实验,没有任何的发现。

    向乾生听到消息后感到非常震惊,第一反应和数学物理科学部的人一样,都是根本不相信。

    现在也一样。

    专家团一路走着,向乾生还说着,“我感觉这个,要么就是实验中有了意外,比如,某种原因,出现了向上流动的空气,要么就是虚报实验成果。”

    “虚报成果不可能吧?”胡江峰摇头说道,“这种成果虚报肯定能审查出来,他们没有必要这样做。”

    “也对……”

    向乾生同意的点头,“那么就肯定是实验出现问题了。”

    专家谈一路来到了物理实验室的门口。

    他们是突击性的审查,就只是临时和学校招呼一声,物理实验室的人才刚收到消息,都还没有来得及反应。

    向乾生到了门口以后,看到一个走出来的人,就打听的问道,“伱是物理实验室的人吗?”

    那人是物理实验室的博士后,名字叫张峰,他全程参与了实验。

    张峰看了眼向乾生,再看向后面的人,感觉有点奇怪,还是点头道,“我在这边工作。”

    “你知道交流重力实验吗?你们的实验真的成功了吗?”向乾生连续问道。

    “当然成功了,我可是亲眼看到的。”

    “减重多少?”向乾生继续追问。

    “百分之……”

    张峰刚要继续说,顿时警惕起来,他后退了两步,再看了向乾生一眼,马上飞速冲向了实验室,嘴里喊着,“何教授、肖老师,有人打听我们的实验!”

    实验室好几个人都出来了。

    其中也包括何毅和肖新宇,他们到了门口就看到了专家团,立刻就认出来了。

    何毅认出了胡江峰,还有专家团的其他两个教授。

    当时申请项目做报告的时候,胡江峰就是评审之一,其他教授则是在学术会议上认识的。

    他赶忙招待了一群人,和他们分别握手,给他们请进了实验室,还和其他人说道,“这是数学物理部的专家团,不要紧张。”

    “张峰这小子才刚来一年多,没什么见识。”

    “见谅、见谅。”

    一群专家自然不会为难的一个普通博士后,而且后者的反应也很正常。

    项目,还是要保密的。

    等专家团进了实验室以后,何毅就介绍起了实验,他说起相关的理论推导,以及针对做出的实验研究。

    肖新宇、颜静则是在旁边做补充。

    “我们这个研究,首先是推导的理论。”

    “大家一起讨论了,是王浩教授主导的,我们认为是离子晶格自旋的特殊排列,形成了特殊的交流重力场。”

    “当然也有可能和电磁场有关,其中复杂的理论基础暂时是搞不明白的。”

    “不过我们的实验最终成功了……”

    何毅说着也有些得意。

    专家组的几个人都听的很迷茫,他们消化着何毅话里的信息,都有一种荒唐的感觉,“怎么是先推导理论?”

    “这个研究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发现新的现象,然后才去研究其中的理论机制吗?”

    “如果是先研究出了理论机制,还做实验干什么?”向乾生直接问了出来。

    何毅解释道,“实验就是证明啊!我们所研究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要靠实验来证明,现在我们成功复刻出交流重力实验,自然就说明我们所研究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

    好多人也跟着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但是……

    “你们是怎么推导出的理论?报告里好像没有吧?”向乾生继续追问道。

    何毅道,“我们在实验之前召开了理论研究会议,是王浩教授主导的,大家一起发挥聪明才智,都想一想、说一说,就总结出了理论机制。”

    何毅就是这么理解的。

    当时的会议就是王浩提问,其他人苦思冥想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大家对每一个想法进行分析,最终找出了最有可能的结果。

    他们就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