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颁奖仪式,针对NS方程的讨论会?我都已经证明了啊!

    第一百七十章 颁奖仪式,针对NS方程的讨论会?我都已经证明了啊! (第2/3页)

    王浩证明了范围取值下NS方程的光滑性,而NS方程的问题,是希望能证明ns方程永久光滑,也就是永久适用。

    王浩等于是完成了一部分的证明,甚至是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证明,因为他证明了常规取值范围下,NS方程的可靠性。

    换句话说,正常的应用,都不用担心NS方程不可靠。

    至于其他的取值范围,就是纯粹的数学理论研究应用了。

    当然了。

    数学界是非常重视理论研究,甚至比应用要重视的多。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半个菲尔兹级的成果,甚至可能凭借对ns方程研究的拿到菲尔兹奖。

    这似乎对于王浩似乎没什么意义,因为他在数论领域的成果也足以拿到菲尔兹奖。

    西海大学。

    王浩已经收到了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邀请函,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早上,他就和地质系的朱鹏教授一起去了首都。

    朱鹏所率领的研究团队所做出的探矿技术相关研究,获得了科学技术进步奖。

    虽然只是获得了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但也相当了不起了。

    朱鹏就是代表团队去参加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两人一起直飞首都。

    等到了首都的时候是下午四点钟,他们一起到酒店放了行李以后,到周边转一转,吃了个晚饭就回去休息了。

    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前一天,还是要养足精神,防止有任何意外发生。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王浩和朱鹏就一起去了大会堂。

    等进入到大会堂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里面了,好多人见到王浩都主动过来打招呼,大部分人都是不熟悉的,但还是有好几个熟人。

    比如,彭辉。

    比如,吴晖院士。

    再比如,航天局的司长刘荣兴。

    刘荣兴见到王浩很高兴,他大赞了王浩在博客上发表的证明,“之前见到那个巴克马斯特的研究,有好多人都开始担心了,他们都在说,模拟系统到底有没有问题?会不会出现意外?”

    “这种是一点错误都不能有的,哪怕只是有可能,都很可怕!”

    “你的那个证明一出来,大家都不担心了!”

    其他人也顺着刘荣兴的话头说了起来。

    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数学与应用数学相关最火爆的话题。

    “就只是做个小论证。”王浩道,“我最开始就不担心。NS方程肯定是有效的,只不过证明起来非常复杂,你们担心NS方程应用上不可靠,完全没有必要。”

    王浩和几人笑谈着,也有其他人过来握手认识。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奖项已经确定了,大家都知道王浩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已经不仅仅是‘可能’。

    能在这个年纪,凭借数学研究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前途不可限量,说能超越一些著名的数学家,一点都不奇怪。

    好多人都想过来认识一下。

    王浩也表现的很热情,能站在大会堂的最差也是一个大项目的负责人,而且做出的研究成果还非常的突出。

    像是彭辉这种,都属于边缘的角色。

    好多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彭辉的研究之所以突出,和王浩做的分析存在直接关系,而不是彭辉的能力有多么突出。

    这时候,最尴尬的就是朱鹏了。

    他最开始和王浩站在一起,还有人过来和他握手,但根本叫不出他的名字。

    后来过来的几个人,连理会都不理会他,也只有其中两个认出了他,和他握了下手,就继续和王浩说话了。

    朱鹏就只感觉到非常尴尬,心里默默道,“这就是教训!下次再也不和王浩一起了……”

    很快。

    会议到了开始的时间。

    这一次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评选出274个项目,11名科技专家以及一个国际组织,前来参加的人还是很多的。

    这也是国内最高级别的科学技术颁奖大会。

    王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摆正姿态,认真听着台上领导的讲话,他一点都不感到困倦,甚至还精神奕奕的。

    等走完前面讲话的流程以后,就到了集体合影拍照的阶段,所有人按照指挥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随后领导组进场,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

    站在最前排的都是获得重要奖项或是重大项目的负责人。

    王浩也站在了最前排,他的位置处在中间,领导组进场以后,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很快就到了他的位置。

    旁边跟着的记者不断的拍照。

    这时候,王浩都感觉非常的激动,想想父母、亲朋、同事、好友,都会通过新闻看到自己站在这个代表荣誉的会场,看到自己和领导握手。

    这一刻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和领导握手的感受也没什么不同,但领导对于王浩显然非常重视,握手时间持续了好几秒钟。

    等握手结束以后,领导还拍了拍王浩的肩膀,说了一句,“还真是年轻啊!”

    在这个会场里,王浩的年轻就是最大的特征。

    绝大部分来参加大会的都超过四十岁,甚至超过了五十岁、六十岁,极少能看到四十岁以下的年轻学者,更不用说三十岁以下了。

    握手的环节结束以后,就是一起进行合影。

    合影结束,各回各位。

    科学技术颁奖大会进入到最主要的环节,领导宣读了大会最重要的、代表最高荣誉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的是两位老院士。

    这个奖项一般代表了终身的肯定。

    有一个老院士还是坐着轮椅上台的,颁奖的时候也坐在轮椅上,但也激动的泪流满面。

    他们获得了最高科学技术奖,也代表着获得了终身的荣誉、最高的肯定。

    之后就是自然科学奖。

    二十几年前,自然科学一等奖只会授予单独的个人,但后来因为争议问题就做出过调整。

    争议主要是因为往往一个研究都是团队合作完成的,只颁发给团队中的一个人,对于其他的贡献人是非常不公平的。

    后来就调整为针对项目做评选,最高可以的授予对项目贡献最多的五位科学家,特殊情况下还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