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记者采访、应用研讨会,尴尬的数学院士:要不大家停一下?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记者采访、应用研讨会,尴尬的数学院士:要不大家停一下? (第2/3页)

滑的。”

    “巴克马斯特的研究很有意思,他证明允许解集粗糙的情况下,NS方程的输出会不稳定,但这并不能否定NS方程精确解集的光滑性。”

    “对此,我已经进行了证明。如果是常规取值的情况下,即便只是求近似解,NS方程的输出也是有界收敛的。”

    “另外,我依靠函数论和泛函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变量值的分析,并且可以得出……”

    “乌拉乌拉~~”

    一大堆专业名词从王浩嘴里说出来,让旁边记者听的头晕目眩,有站在后排的记者赶紧默默的离开了。

    站在最前面的记者装作认真听的样子,后来也抽了个空隙,赶紧说道,“王浩教授,就到这里了,我先去采访其他人。”

    有个记者装样子的,甚至去采访了朱鹏。

    朱鹏发现有记者采访还很高兴,就听记者问道,“这位教授,请问你做的是什么研究?”

    ……

    朱鹏满脸复杂的和王浩一起回了酒店。

    当天的颁奖典礼还是很累人的,他们就是在酒店休息,第二天朱鹏去了科学基金会,要处理和项目有关的事情。

    王浩则是去了首都大学。

    吴晖教授说了首都大学要进行一场应用数学研讨会,主题就是NS方程的应用。

    到了首都大学门口的时候,王浩就见到了吴晖院士。

    吴晖和好几个教授在一起,他们提前来了十几分钟,是特别等着王浩的。

    等到了王浩以后,大家就一起走了进去。

    吴晖和王浩走在最前面,也一边介绍起来,“这次是张宏欣院士牵头组织的应用数学讨论会,不是正式会议,就只是大家一起研究一下。”

    “主要还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巴克马斯特的研究。”

    “很多人都开始担心NS方程不可靠,张洪欣院士组织了研讨会,目的就是以理论分析,让应用领域的研究有信心。”

    “我们这次会针对十三种主要应用,对特定NS方程类型以及取值进行论证,还会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工作,争取能覆盖这十三种主要应用的内容。”

    “最少要证明,哪怕是求取近似解,偏差也是在固定范围。”

    吴晖说着看向了王浩,“这是你的证明,粗糙取值下NS方程是有界收敛的,但你只是证明了输出有界收敛,没有确定波动的范围。我们需要论证波动范围,保证普遍的应用不会出问题。”

    “虽然无法证明NS方程解集是光滑的,但最少要保证应用上不会出现问题。”

    王浩耐心的听着,犹豫了好半天,还是说了起来,“吴院士,我昨天就想和你说,现在还是说了吧……我认为这个论证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吴晖站住脚,看向王浩满是疑惑。

    其他人也走近看过来。

    王浩道,“因为我已经证明了,NS方程应用取值的精确解集是光滑的。”

    吴晖道,“我知道你那个论证,但只是否定了巴克马斯特的研究,粗糙取值NS方程输出有界收敛不代表原方程解集光滑。”

    其他人也说了起来,“是啊,我们是做应用论证,不仅仅是针对巴克马斯特,只不过他的研究还是让人担心。”

    “虽然你证明了NS方程近似输出是有界收敛的,但并不能确定波动有多大。”

    “NS方程光滑性是世纪难题,应用上还是要详细论证一下比较好。”

    “我们做基础数学,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支持应用,不能只做理论啊!”

    “王教授,你别小看这次会议,很重要的!”

    听着周围一片人的声音,王浩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了,他已经明确的表示自己证明了NS方程的光滑性,为什么还要针对去论证呢?

    他感觉自己都被快说服了,但仔细一想似乎又有些不对。

    算了!

    你们人多、就是你们对!

    ……

    这次研讨会是在一个小型的会议室里。

    因为只是一场研讨会,参加的人数也只有几十人,但每一个都可以说是偏微分方程领域的顶尖学者。

    其中光是科学院的院士就四个,还都是五十五到六十五岁,能够继续工作的年纪,每一个拿出来都可以说是泰山北斗地的人物。

    其他最低也有个数学教授的头衔,大部分都来自各个顶级高校,有几个是来自科学院的数学所。

    王浩见到了好多熟悉的面孔,只不过有些人只见过一次也叫不出名字。

    探讨会正式开始。

    因为只是数学学者们在一起讨论数学问题,就没有那么复杂的流程了,会议组织人张洪欣院士直接说明了情况,“我们是针对近一段时间,关于NS方程应用的担心进行相关的讨论。”

    “我们需要用理论数学去支持应用,这次的研讨会不同以往,相关的资料会对外公开,主要工作是进行各个部分的计算。”

    “一些应用的数据问题,我们已经进行了总结,会分成十三个小组,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计算。”

    接下来就是分组。

    分组就是看个人意愿了,熟悉的人肯定愿意在一起,也有些人没有被分到组,就当做补充人员,也就是哪个组需要人手就去哪个组。

    王浩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