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承压测试?论文和报告,保罗菲尔:湮灭理论是虚假的骗局!

    第二百三十章 承压测试?论文和报告,保罗菲尔:湮灭理论是虚假的骗局! (第2/3页)

    这次的研究很可能就是临时起意,对于杨-米尔斯方程进行了思考……

    然后,成果就有了!

    胡厚荣继续想着还是感觉很郁闷,他代入的想了想,如果自己有王浩的天才程度,确实不用考虑什么粒子对撞机项目。

    实验?

    根本不需要!

    做一下数学计算,稍稍研究下理论,一个站在高处的理论物理学家,提前能预测出实验结果了,为什么还要“费心费力“的去做实验呢?

    有一大群实验物理学家,会倒贴经费争着抢着帮忙做实验验证啊!

    “唉~~”

    胡厚荣最后还是叹了口气,“王教授,(本章未完!)

    第二百三十章 承压测试?论文和报告,保罗菲尔:湮灭理论是虚假的骗局!

    你有什么实验方面的需求,可以和我们高能所说,我们的正负电子对撞机还能用,你也知道谱仪探测项目,至于粒子对撞机项目……”

    “咱们线上就不谈了,我们下个月陵城见。”

    ……

    王浩和胡厚荣通话以后,倒是觉得对方人还很不错。

    其实粒子对撞机项目,具体支持还是不支持,个人角度不同,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站在一个量子物理专家的角度,基本都是持有支持态度的,尤其是那些专门做实验研究的,像是高能所的学者们,他们怎么可能反对大型的粒子物理实验项目呢?

    这就好像是做普通的实验研究,有更好的实验工具、实验环境,对于研究成果,甚至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实验物理学家们,连个实验室都没有,还让他们怎么做实验呢?

    站在国家角度上来讲,那就是官员考虑投入“值不值得“的决策问题了。

    王浩还是摇摇头。

    这种超大型项目的问题,他已经有了参与决策的资格,也知道自己的意见很重要。

    他还是不想发表看法。

    作为一个纯粹的学者,他还是喜欢投入到研究中,而不是去思考和自己几乎无关的内容。

    现在直接相关的就是新的理论研究。

    就像是黄金时段的新闻报道所说,他的研究很可能开启一个新的理论。

    这就是湮灭理论。

    王浩一直希望能够完善湮灭理论,但因为找不到湮灭力和其他三种基本力之间的关系,也就无法以现有的量子物理理论,来作为湮灭力的数学基础构造,想要完善底层数学基础,就会非常的困难。

    他仔细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建立一个任务。

    即便是难度非常的高,因为是独属于他自己的理论,和超导机制的研究直接相关,还是要进行研究的。

    建立任务--

    【任务三】

    【研究项目名称∶构建湮灭理论的数学体系(难度∶S+)。】

    【灵感值∶0。】

    “又是S+?”

    看到任务的等级难度,王浩倒是没有感到意外,却发现自己似乎一直在挑战高难度。

    “任务一“是杨-米尔斯方程的研究,难度等级达到了“S+“;“任务二“是构建单方向的半拓扑体系,难度是S级别。

    现在又是一个“S+“的构建湮灭理论数学体系。

    “这样看起来好像构建半拓扑体系还是最容易的。”

    “是因为应用物理的数学理论研究,要比微观物理的理论研究……简单?“

    王浩用力扯了扯嘴角,想到自己和比尔卡尔、林伯涵一起的研究,很长时间都没有进展,顿时感到有些郁闷。

    研究,真的是太难了!

    ……

    很多人都在讨论王浩最新的研究,而大学里的普通学生讨论更多的是丁志强。

    王浩,似乎距离他们太遥远了。

    丁志强也是学生,自然有一种亲近感。

    王浩在公开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起了丁志强的名字,丁志强也跟着火了起来。

    好多媒体的报道都出现了丁志强的名字,有的甚至直接把他归为了“天才“,认为他会是未来国内数学界的顶梁柱人物。

    因为,丁志强还只是个研一的学生。

    作为一个研一的学生,就能够在研究上帮到王浩,想想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丁志强被彻底曝光了,他成为了校园的名人。

    之前丁志强也很有名气,因为他是王浩指名道姓要的学生,可学生毕竟只是学生,而现在他的名气已经出了西海大学,扩大到了全国范围。

    因为媒体上有很多的报道,认识丁志强的人全部都知道了。

    (本章未完!)

    第二百三十章 承压测试?论文和报告,保罗菲尔:湮灭理论是虚假的骗局!

    当天老妈特别打电话过来激动的说道,“小强啊,从小我就知道你是个天才,虽然高考没有考好,但也是因祸得福!“

    “现在你是王浩教授的学生,一定要给家里争口气,继续加油,以后真正当个大科学家……“

    丁志强顿时就感觉很郁闷,得到赞叹确实是好的,但他并不是在研究上帮助了王浩,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帮到王浩的。

    一直到现在,他只是刚弄懂杨-米尔斯方程而已。

    所以他感觉是得到了不该得到的荣誉和关注,而类似的荣誉和关注似乎也不能带来什么好处。

    比如,他明显感觉到学长、学姐们,看他的眼神似乎有些不友好。

    有句古话说的好,“不遭人嫉非英才“。

    但是,丁志强认为自己并非英才,怎么就平白的遭到嫉妒了呢?

    他背负了不该有的压力。

    丁志强的感觉没有错,几个学长学姐确实有些嫉妒他,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许杰。

    在工作间的时候,许杰就忍不住郁闷道,“我感觉自己一点儿都不比丁志强差,为什么王老师总是夸奖他?“

    “当时我也在场,感觉也说的不错。丁志强就说了一句解方程,然后王老师就知道该怎么继续研究了“

    “下次我也要多给王老师提建议……“

    其他人也同样有些嫉妒丁志强,只是表现的不明显而已。

    比如,陈蒙檬学习明显更认真了。

    比如,邱会安一心希望能完成勒让德猜想的证明。

    海伦则是表现的不在意,还直白的剖析了许态的心里,“从你的语气和情绪上来看,你是在嫉妒丁志强,对吧?”

    许杰当然不会承认,“我会嫉妒他”?

    海伦点头道,“你的表现很符合心理学对于“嫉妒,情绪的预期。”

    “如果你的表现不是嫉妒,那就可能是一种脑部神经性的综合症状,促使你会针对丁……”

    “停!“

    许杰赶紧打断了海伦的长篇大论,他对海伦已经很有了解了,知道继续说下去,他可能会变成‘神经病,,”就当你说的对吧。”

    “没有“就当“,我说的当然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