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超越诺贝尔级的成果,王浩:代数几何将成为最火热的学科!

    第二百三十六章 超越诺贝尔级的成果,王浩:代数几何将成为最火热的学科! (第2/3页)

尔卡尔不断来数学中心也感到很高兴,之前比尔卡尔在西海大学工作里有一个月时间,回到了水木大学以后,终于安心做教学和科研工作了。

    他也终于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看来卡切尔还是更喜欢水木大学的环境。”邱成文这么想着,也过去和比尔卡尔讨论了几句,他是微分几何以及数学物理的顶级专家,对于代数几何也有一定的涉猎。

    当真正和比尔卡尔谈起研究问题的时候,邱成文就发现比尔卡尔一直在唉声叹气,甚至可以理解为对和他一起讨论很不满意。

    邱成文不太理解这种情绪,但他知道肯定是因为研究没有进展。

    他安慰说道,“卡切尔,研究不要太着急,你还很年轻啊。”

    比尔卡尔用力的抿抿嘴,“比起王浩,我已经很老了。”

    “......不能和王浩比啊。”

    邱成文郁闷道,“都和王浩比,谁也不用研究数学了。”

    “也对吧。”

    比尔卡尔勉强把这当成是安慰,他还是感觉没什么精神。

    这时候,电话突然响了。

    比尔卡尔一看是王浩打来的,立刻按下了接听键,只听对面王浩说道,“卡切尔,快来吧,我已经知道最后的缺口部分,该怎么完成了!”

    “这真是个好消息!”

    比尔卡尔的精神气明显有了改变,他从有一些郁闷和颓丧,瞬间变成了满是期待和欣喜,仿佛就是收到了漂亮小姑娘的。

    表白,一下子感觉都年轻了许多。

    比尔卡尔神态巨大转变,让邱成文看的目瞪口呆,他愣愣的开口问道,“是王浩打来的?”

    “嗯。”

    比尔卡尔满是喜悦的点头道,“他说研究已经有进展了,让我过去一起做最后工作。”

    “我们的研究马上就要完成了!”

    “邱先生,你将会看到震惊世界的大成果,还有,你还会看到,代数几何会成为最火热的数学学科!”

    “什么?”

    邱成文还以为是听错了。

    代数几何是很小众的数学学科,这门学科和应用几乎没有任何关联,从事代数几何的研究等同于从事纯数学的研究。

    比尔卡尔竟然说代数几何会成为最火热的数学学科?

    这怎么可能!

    比尔卡尔没有多做解释,而是马上离开了数学中心,回去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他都迫不及待飞奔到西海大学了。

    ......

    随着比尔卡尔的到来,半拓扑研究四人组重新***在一起。

    王浩说明了最新的进展,“还是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给了我灵感,我论证了一种元素组合,完全符合我们的定义标准。”

    “我们可以以此构建微观形态缺口部分的数学构造。”

    他把自己的计算结果,分成三份给了比尔卡尔、林伯涵和罗大勇。

    接下来的工作很明显,就是大家一起去完善缺口部分的数学构造。

    虽然数学构造工作很复杂、很枯燥,但每个人都非常的兴奋,因为他们很清楚手里的研究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就像是比尔卡尔所说的,会是一个震动国际的大成果。

    很直白的说明就是,他们完成了微观形态半拓扑的研究以后,就可以以此来计算出双元素组合,所对应的微观几何形态。

    然后,再以此根据研究成果,像是超导定律的应用一样,计算出双元素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

    换句话说,超导定律被扩大到了双元素范围,而不是只能计算单一元素物质。

    这个成果已经是世界级的。

    还不止如此。

    如果一点点做计算分析的话,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办拓扑体系,来计算出三元素物质所对应的超导临界问题。

    当然牵扯到三元素,计算会发生不准确的情况,还需要很复杂的分析,但只要‘有可能,,就足以震惊世界了。

    他们的研究成果覆盖了所有的元素组合,即便是一百个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理论上都可以分析计算出的超导临界温度。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已经破解了超导临界温度和物质元素组成的对应关系。

    唯一就是,计算过程会非常的复杂,还牵扯到数学分析问题,中途不能够出现一点偏差。

    其难度可以举例来说明。

    比如,某一种三元素物质,需要十几个相关领域的顶尖数学家,一起计算分析几个月、一年多时间。

    仅仅是双元素组合,也需要几个数学家,一起计算一个星期以上。

    元素的个数增长,会让计算难度呈指数型上升。

    四元素、五元素,就更加不用说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因为中途牵扯到复杂的数学分析,想要让计算机辅助配合做计算是非常困难的。

    后续也许能够简化计算过程,但依旧需要很多数学家来把控。

    当然后续计算有多么复杂,参与研究的人员是不太关心的,他们更欣喜于自己的成果,因为成果的级别可以理解为,“远远超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数学成果。”

    换句话说,拿个菲尔兹也没有任何问题。

    比尔卡尔也会希望能够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一个菲尔兹得主来说,。

    尤其是研究代数几何的菲尔兹得主,诺贝尔物理学家和他几乎没有关系。

    现在他发现自己有机会拿到这个奖项,只要成果公开出去,他们的研究组就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无错首发~~

    当然评选人数不会太多,主要人员还是王浩,但是不管怎么说,他和林伯涵以及罗大勇都是参与人。

    林伯涵、罗大勇就更期待了。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参与完成如此重大的成果。

    虽然他们只是辅助的研究人员,但面对如此重大的成果,也可能到国际上拿个奖项呢?

    不求菲尔兹、诺贝尔,来个其他方面的小奖也可以啊!

    ......

    在研究组努力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时,王浩也给上级写了说明报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