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惊人的转变温度!王浩:小成果而已!

    第二百四十六章 惊人的转变温度!王浩:小成果而已! (第2/3页)

湮灭力,但这个振动弦基础是假想的引力子,需要11个维度才能够运行,还描述出11个维度是怎么全缩在一个极为微小的空间里,大约是10的-33次方厘米的空间。”

    “我和海伦都认为,这就是弦理论的方式,是错误的。如果以这种方法来引入湮灭力,就会让基础的表达变得非常复杂,必须要让湮灭理论和弦理论结合在一起。”

    “张老师,你怎么看?你觉得谁是对的?“

    陈蒙檬解释完以后,和保罗菲尔-琼斯以及海伦,一起用犀利的眼神看向了张志强。

    张志强听的脑子都蒙了,他从左到右和三人对视一眼,半张的嘴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这个问题……要不等吃过饭再说?”

    他低头看了下手表,一把拉住王浩道,“快到饭点了,我都饿的不行了,快走吧。”

    ”……好吧。”

    王浩犹豫了一下,留下一句,“学术讨论,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还有,注意不要打架啊!”

    两人一起走了。

    他们这么一打岔,几个人也没有继续争吵的心情了。

    其实就像是王浩说的一样,学术的研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

    保罗菲尔-琼斯的想法没有错误,因为他一直在研究弦理论,就可以直接拿来一些数学逻辑进行嵌套使用。

    海伦、陈蒙檬也没有错误,他们受到王浩的影响比较大,还是希望能够从无到有的进行研究。

    后者的速度肯定要慢一些,但贵在稳扎稳打。

    前者则是速度快,中(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彩继续)

    途可能会出现错误,后续的研究也许就会产生矛盾,还需要慢慢修正。

    保罗菲尔-琼斯来到西海大学以后,大部分时间也是待在梅森数实验室,他还没有正式进入岗位中,也就没有教学相关的工作。

    梅森数实验室的环境相对好一些,他就能够在这里安心做研究。

    保罗菲尔-琼斯到来的好处是,王浩变得轻松了一些,海伦、陈蒙檬、许超都是做湮灭理论结合量子物理的研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他。

    在量子物理、理论物理方面,保罗菲尔-琼斯要比王浩专业的多。

    保罗菲尔-琼斯的到来也有不好的地方。

    比如,他完全没有‘老师,的样子,似乎也像是个孩子一样,针对问题会和学生进行争论。

    天才,总是与众不同。

    ……

    一周后。

    王浩收到了消息说,超导材料实验组那边制备了一个新的材料,他马上就去了实验组。

    等找到了邓焕山以后,他就见到了新制备的材料。

    那是一小层金属类的薄膜,偏银灰色相对有一些暗淡。

    邓焕山介绍说道,“王教授,我们按照你说的方向,连续做了三组实验,终于得到了这么一层薄膜,具体的元素含量还没有详细测定。”

    “按照我的经验来说,这个薄膜的临界温度,应该比上一次高一些。”

    邓焕山的经验谈没什么问题。

    因为长期总是超导材料的研究,对于制备方法了然于胸,他看一眼材料就能做个大概的判断。

    “你觉得临界温度能提升多少?”王浩好奇的问道。

    “应该达到85K吧?”邓焕山犹豫着说道。

    “只有85?k”

    邓焕山本来是挺激动的,听到王浩这么说,心里顿时有点泄气,还是强调了一句,“85K,已经不少了,比上次提升了6K啊。”

    他确实有点兴奋。

    他们按照王浩所说的方向去做实验研究,本来是没抱什么希望,可没有想到还真研究出了新材料,而且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新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具体有多少,他也是非常期待的。

    王浩点头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测定?”

    邓焕山道,“等材料性态稳定了,估计要到下午吧。”

    ”那我先看看制备过程。”

    王浩说完就看起了实验过程,发现确实是按照他说的方向去做的研究,而结果就制备出了新材料。

    他仔细对过程进行了分析,也估算出了一个数值,“最低能超过100k!”

    这是通过简单分析得出的结论。

    虽然并没有完全破解材料制备过程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但他对于理论的理解不是其他人能相比的。

    另外,他也有上一次实验过做参照。

    这样制备出来的材料超过100k也是很正常的。

    邓焕山听到王浩说的话,顿时瞪大了眼睛,他实在是不敢相信,新材料的临界温度超过100k?

    这个数字太不可思议了。

    哪怕是他亲自参与的研究,也感觉100K的数据很不靠谱,但是听了王浩说的他也没有说什么。

    现在就感觉是两人一起对于新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进行预估,邓焕山心里也是很矛盾的,他一方面希望王浩估计的是对的,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的专业性受到了质疑。

    “85k,就不错了!”

    “如果能达到90k,简直是不可思议……”

    “100k?“

    邓焕山还是默默摇头。

    很快时间到了下午五点钟,有工作人员做了检测以后,确定新材料性态稳定,就可以开始进行测试了。

    新的测试很快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彩继续)

    这个测试要比做交流重力实验简单多了,就只是测定新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通电以后不断降温就可以了。

    很快数据就出来了。

    当温度降低到120k以下的时候,就有人惊呼一声,“转变了!”

    “确实转变了!”

    “还真是!”

    “现在是119K!”

    检测仪器的参数就可以读出数值了。

    做检测实验的人员也没有想到在120k以下的数值上,就能够检测到超导的转变。

    他们一时间有些手忙脚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