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裁判员还没有开枪,就有人已经跑到终点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裁判员还没有开枪,就有人已经跑到终点了? (第2/3页)

斯对于新成果的看法。

    亚瑟-豪斯摊开手无奈说道,“我能有什么看法?他们已经说完成了研究,已经说有了材料,你应该去问他们。”

    “我对此感到非常震惊,甚至是不可思议。”

    “他们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我的理解。”

    亚瑟-豪斯补充道,“比如,我们的研究都还没有开始。”

    这是实话。

    虽然项目组对外说了一大堆的内容,但工作效率是摆在这里,他们只是把计划说了出

    来,还在等待投资人的赞助以及政-府拨款。

    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唯一做的就是,让一群研究员搭建了相关资料库的框架,换句话说,他们做的是软件工作。

    他们还派出了一些人去说服高校加入超导研究的联盟。

    这些都是准备工作。

    亚瑟-豪斯对项目还是很乐观的,他认为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肯定会大力支持超导材料相关的研究,但即便是速度再快,真正开始研究也要等到明年了。

    结果……

    中国方面已经有成果了?

    亚瑟-豪斯有一种非常荒谬的感觉,就好像大家一起马拉松比赛,裁判员都还没有开枪,就有人已经跑到终点了?

    这不是违规了么!

    好吧。

    科技研发的竞争没有违规一说,但是……这还怎么比?

    ……

    在完成了132k临界温度的材料研究以后,王浩并没有继续留在实验组,因为即便继续研究也不能再有多大提升。

    这主要还是因为理论支持不足。

    超导材料的研究跨过了一个阶段,即便是技术上的提升,也已经差不多到了顶端,即便还能够提升也只是量变而已。

    比如,从132k提升到135k。

    这个级别的提升,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根本就不用他来插手了。

    王浩还是有工作要处理,比如,安排新来的几个代数几何学者。

    这几个代数几何专家都来自科学院数学所,能力水平肯定是不用质疑的,尤其其中一个叫孟国胜的研究员,都可以说是国内代数几何领域的顶层人物。

    有几个科学院数学所的代数几何专家加入到研究中,可以说让计算组壮大了不少,人员总计达到了三十人,甚至人员的水平也提升了不少。

    王浩知道他们是严士清院士介绍来的,不由得心里对严士清有了点好感。

    他和严士清并不认识。

    唯一知道的只是严士清被任命为研究中心的主任,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来就职。

    再后来,邓焕山就被任命为了主任。

    “可能是老了?”

    “60多岁的老院士,也差不多该退休了,调到西海来工作,也发挥不了多少余热……”

    王浩思考的也对于计算组的工作有些头疼。

    其实计算组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元素组合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去计算元素组合对应的超导临界温度。

    但因为缺乏“元素组合对应的超导临界温度“的基础,就根本无***证元素组合之间的关系,后者反倒成为了主要工作。

    王浩也思考着布克海文实验室的做法,布克海文实验室是牵头组建高校联盟,一起参与到项目中进行元素组合的计算工作。

    实际上,国内的制度来说,根本不用组什么高校联盟,科学基金会就很容易完成这项工作,他们可以针对元素组合发布对应的项目,各高校的代数几何专家们就可以接手项目进行研究。

    这样就很容易汇总出数据。

    王浩和吴晖说了一下这个问题,吴晖是科学基金会超导办公室的主任,他就直接负责这一部分内容了。

    当听了王浩的想法以后,吴晖表示大力支持,“你这个建议很不错,直接针对元素组合发布项目,就等于是让有能力的代数几何学者,都参与的超导的研发中。”

    “我会写详细计划,再针对进行讨论,这个事情肯定会通过。”

    “你放心吧,现在超导方向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经费还是项目,审批都很简单,下个月估计就能发布一些项目了。”

    吴晖的保证让王浩安心下来。

    研究能有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就等于是汇集了国内所有代数几何专家,一起做超导元素

    组合的研究。

    到时候,计算组只需要研究元素组合之间的关系,工作量大幅减小、效率也会大幅的提升。

    ……

    六月底。

    王浩和邓焕山一起抵达了首都,参加科技部举办的高层会议。

    这一次的会议内容是针对新成果创办新的企业,他们来就是做成果、技术以及理论相关的说明。

    因为参会的都是有决定权的高层领导,并不需要做特别专业的报告,就只是到会议上说明一下新成果而已。

    王浩和邓焕山都属于研究人员,也不用参加什么表决之类。

    他们参加会议作出说明以后,工作就已经结束了。

    很快。

    会议表决也结果了。

    创办新企业被高层领导们确定下来,王浩也跟着其他人一起走出会场。

    他和徐保功走在一起。

    王浩认识很多高层领导,徐保功属于“职位中等,的人物,副部长级绝对算是***,但相对于部长,甚至更上一级的官员,其实也就不算什么了。

    王浩还是和徐保功更聊得来,因为感觉徐保功相对更亲近一些,赵恩顺就很有领导′气质,就让人亲近不起来。

    徐保功和王浩说起会议内容,也说起了新企业未来的发展,“新的企业核心是超导材料的制造。虽然还没有决定下来,但很可能选址会在西海。”

    “因为研究中心?”王浩疑惑问道。

    “对。”

    徐保功确定的点头,“另外也考虑到保密性,西海是很好的地方,对我们来说,因为不担心市场,技术保密比其他都要重要。”

    “还有,你可能不知道。”

    他说着笑道,“有领导还说起了你,还有和你有关的一项决定。”

    “是什么?”

    王浩真是有点好奇了。

    徐保功笑道,“是好消息,我都很羡慕,领导说应该给你最好的待遇,因为你在研究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理论还是材料研究,即便是考虑到专利问题,也应该给你最好的待遇。”

    王浩听着疑惑问道,“是奖金?”他倒是有些期待奖金了。

    如此重要的科技成果,上级能发多少奖金?

    一千万?

    徐保功摇头笑道,“是股份。”

    “股份?”

    “对,应该是一个点,现在还不确定,但不会低于零点五个点。”

    王浩听的愣住了,旋即忍不住惊讶的张大了嘴,他很少有这么惊讶的时候,但徐保功说的内容,实在太令人震惊了。

    一个点?

    这是什么概念!

    新成立的企业最初的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