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只是为了金钱,而我是为了事业!

    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只是为了金钱,而我是为了事业! (第2/3页)

    湮灭理论的基础定义和弦理论存在部分的冲突。如果湮灭力被证明真实存在,岂不是反向证明弦理论是错误的?

    一辈子从事弦理论的研究,结果弦理论被其他人证明是错误的,爱德华—威腾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他长长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找出了一封手写的信件。

    这封信来自保罗菲尔—琼斯,是他去中国前写的。爱德华—威腾打开了信件,只见上面写着,「尊敬的威腾先生,

    弦理论迎来了几十年来最大的危机,湮灭理论是弦理论最大的挑战。

    所以我决定去西海大学研究湮灭理论。

    我学习中文的过程中,知道一句话很有哲学意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意思就是说,必须要了解敌人才能战胜敌人。

    去研究湮灭理论,才能找出湮灭理论的问题······」

    看着信件上的内容,爱德华—威腾不由的点了点头,思考着,「难道这就是保罗的方法?有研究成果公布出来······

    「然后,实验会证明没有任何发现?到时候,研究是错误的,湮灭力高维度的定义,自然也是错误的。

    「再深入去分析,也许其他定义也是错误的,用弦理论替代的解释才说得通······」

    虽然感觉推断的有些不靠谱,但爱德华—威腾还是有些期待。

    因为他相信保罗菲尔—琼斯。

    保罗菲尔—琼斯对弦理论的狂热,可完全不亚于年轻时的自己!

    ······

    可不止爱德华—威腾一个人关注实验验证。

    当论文真正发表出来以后,就被很多人注意到了,《宇宙与微观物理》是最顶尖的量子物理学术期刊,领域内订购数量还是非常多的,再联合王浩、保罗菲尔—琼斯的名气,自然也就更加吸引关注。

    研究论文也不是纯粹的数学论证,而是联系到了实验问题。

    「183GeV—187GeV」能量区间内是否存在新的粒子,是可以研究查找论证的,很快就有专业人员开始查找过往的实验报告。

    有关「183GeV—187GeV」能量区间,过往有两份相关的报告,一个似乎最新的报告,说「在178—195GeV范围内存在数值信号波动'。

    另一份则是八年前的报告,说‘182GeV'附近存在异常数值波动,但给出的「判定'则是‘实验误差所致'。

    两个信息放在一起,正常情况下依旧很难引起关注,因为各个能量点位类似的报告有很多。

    在粒子对撞实验中,细微异常比比皆是,绝大多数只是由实验产生和记录的大量事件,所引起的统计上的数据涨落。

    在这种情况下,当收集到更多的数据时,很多随机异常现象就会消失。

    但是,联系到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一起的研究,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欧洲核子组织内好几个专业团队,都开始认真分析过去实验中,「183GeV—187GeV」能量区间内的数据。

    比如,格斯纳—雷尼尔。

    当格斯纳—雷尼尔看到最新的研究论文,他只感觉自己非常愚蠢,因为他一直都知道,最近的一个星期,迪迪埃—马约尔的团队在做高强度的实验数据筛选分析工作,还调用了大量的实验原始数据。

    另外,他还知道对方的团队是在寻找新粒子。

    当知道这一消息的时候,格斯纳—雷尼尔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有些看不起迪迪埃—马约尔的水平,认为对方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现在格斯纳—雷尼尔明白了,「这家伙肯定提前知道些什么。」

    「也许就是从王浩那里得到的消息,才会大规模的做数据工作!」

    世界上没有那么巧合的事情。

    格斯纳—雷尼尔敢百分百肯定,马约尔的团队就是在做这个研究,他也马上交代起研究工作,希望能后来居上,赶上马约尔团队的进度。

    可惜,晚了······

    一个星期足够做很多事情了。

    此时,迪迪埃—马约尔已经有了成果,「183GeV—187GeV」,计算出的能量区间实在是太精准的,精准到要做的工作都大幅减小,他们找出了过去的实验中区间内所有的数据,甚至是原始的数据进行分析。

    最终得出了‘183GeV—187GeV区间能很可能存在新粒子'的结论。

    迪迪埃—马约尔感到郁闷的是,王浩发表论文的速度太快,他只是提前一个星期而已,其他团队肯定也在做研究。

    所以有了成果就必须要发表,而他本来是希望做的更深入精准一些。

    欧洲核子组织和《宇宙与微观世界》有合作,迪迪埃—马约尔也认识主编雷萨尔,他就干脆直接打电话过去询问,「我们在新粒子的研究上有成果了,研究发过去什么时候可以发表?」

    雷萨尔听的眼前一亮,马上开口道,「是确认新粒子存在了?」

    迪迪埃—马约尔道,「还不能完全确定,但置信度也很高。」

    雷萨尔顿时变得没兴趣了,他想了想说道,「那就下一期吧,下一次测试试验后,成果一起发表。」

    迪迪埃—马约尔用力扯了扯嘴角,最终放弃了在《宇宙与微观世界》上发表。

    下一期?粒子对撞实验后?

    到时候,其他研究组肯定已经有成果了,也许都会确定发现新粒子,他们团队的成果还有什么意义?迪迪埃—马约尔干脆就把成果放在了实验组报告的主页上,还给核子组织提交了成果报告简述,很快核子组织的官方首页,也更新了马约尔团队新成果的消息--

    《183GeV—187GeV区间很可能存在新粒子》。

    很可能,不是确定。

    这其中存在一个标准差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