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SMES技术,反重力飞行器,混动?简直可笑啊!

    第二百八十五章 SMES技术,反重力飞行器,混动?简直可笑啊! (第2/3页)

的水分再打,他们准备建造的SMES储电基地,供给德克萨斯州使用一天也是没问题的,而一天的用电量,肯定是以‘十亿千万时,为单位来计算的。

    如果供电时间达到几天,总存储电量的计算单位,就会变成‘百亿千瓦时,。

    所以国际舆论普遍认为,阿迈瑞肯准备建造的SMES储电基地,最大存储电量可能会超过一百亿千万时。

    一时间国际震惊。

    SMES技术的民用是非常惊人的事情,因为电力一般都是随时制造、随时使用,多制造没有用掉的电力就浪费掉了。

    少制造,自然会有地方用不上而断电。

    正因为如此,每一年多制造的电力会形成极大的浪费,不止是浪费了能源,还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如果能够建造大型的储电装置,就可以让电力制造和使用达到平衡,不管是对于资源使用,还是对环境的保护都是极为有价值的。

    简单的来说,再也不用担心电力功能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不需要担心超额电力供给导致的浪费。

    能源,就是人类生活以及科技发展的命脉。

    在超导储电技术上,阿迈瑞肯走在了前列,一下子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相比来说,反重力磁悬浮列车的建造,似乎就成为了‘风景式的鸡肋,。

    因为反重力磁悬浮列车,是可以用其他列车来代替的,而储电装置是无法替代的。

    国内的超导储电技术研发项目,已经正式开展了超过两年时间,但到现在依旧没有结果。

    之前没有国际上研发的相关消息,超导储电技术研发组,还没有感觉到压力,甚至说,他们都从来不受关注。

    现在就不一样了。

    国际上都普遍承认,国内拥有最高端的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工业公司成立以后,已经推出了七种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其中最低的临界温度都达到121K,最高的则达到149K。

    其中有一种临界温度为134K的铜基超导材料,名为C004',就有非常高的电流承载能力

    。

    ‘C004,,已经正式对国内的科研团队、大型工业公司售卖,自然也被很多国际科研团队获得,他们针对的研究,对于‘C004,的性能持有肯定态度。

    阿迈瑞肯的贝恩克公司,制造的临界温度为113K的超导材料,号称是‘拥有极高的电流承载能力,,但国际上普遍认为,其性能也肯定赶不上‘C004,。

    问题来了。

    在拥有如此高端的超导材料的情况下,为什么国内超导储电技术研发组,依旧迟迟不能完善储电技术呢?

    一时间,国内超导储电技术研发组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舆论压力、上级压力,还有科研压力,三者放在一起,让研究组负责人潘东,已经快要愁的头发都掉光了。

    一间办公室里。

    年过五十的潘东盯着电脑上的装置拓扑图,眼神连一动也不动,好半天才叹了口气,「还是找不出问题啊!」

    邓建强坐在旁边,郁闷道,「问题一大堆,要一个个的解决。老潘,你听听外面都说什么?为什么我们拥有最好的材料,却研究不出储电装置?」

    「这不是开玩笑吗?SMES技术和材料好坏有关系吗?」

    「完全没关系!」

    他叹气道,「阿迈瑞肯那边能一样呢?他们本来就有完善的技术,只不过缺少材料,材料一旦有突破,自然就能直接建造出来。」

    「这还是他们自然研究的材料,如果能够大批量的获得'C004,不可想象啊……」

    潘东听着也感觉很郁闷。

    愁啊!

    在研究组正式成立以后,他们就开始研究SMES技术,目标就是制造出SMES储电装置。

    SMES技术,其基础的理论是国际公开的,但知道理论是一方面,制造出对应的装置是另一方面。

    SMES储电装置是一个大型、精密的高科技产品,研发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制造出模型产品以后,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故障和问题。

    在研究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进展还是比较快的,而且相关领域他们也是有基础的。

    比如,科学院电工所就提供了高温超导储能线圈的技术。

    但超导储能线圈技术,也只是SMES储电装置中的一个技术而已,自从建造出了模型装置以后,就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现在他们就在不断的解决问题。

    潘东郁闷的摇头道,「还是人才不够啊!」

    「是啊!」

    邓建强也说道,「如果都像是你的学生小梁一样,研究都会容易很多。」

    听到邓建强说起自己的学生小梁,潘东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小梁,名字叫梁叶静,是他最优秀的学生。

    在读博士期间,梁静叶就跟着他做SMES储电装置的研究,到现在梁静叶才刚刚毕业,就已经成为了项目组的核心成员之一,并且还得到项目组的一致认可。

    「小梁,确实很优秀。"潘东笑道,「怎么可能每一个都是小梁,论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