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项全新的物理,组织反重力国际会议!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项全新的物理,组织反重力国际会议! (第2/3页)

、消失、再出现、再消失,,体现出了一种间歇波动性质。

    总之,效果并不稳定。

    王浩也不清楚具体的原因,但他能肯定效果确实具有间歇性。

    另外,就是叠加力场边缘,有效果的部分太过于薄弱。

    实验组下一步研究计划就是,制造更强的叠加力场,希望得到更多的数据。

    虽然下一步研究还没有开始,但王浩已经有了预感,觉得研究不会有太大收获,最多就只是叠加力场边缘,会让通过的物质表现出更强的磁场特性。

    仅此而已。

    「想要有新的发现,只是增加叠加力场的强度肯定不行,必须要有新的设计……」

    「但是,要找到方向就必须有足够多的数据支持。"

    这里是数据指的就是不同叠加力场强度,给材料带来的磁性强度数值。

    材料,不是一种材料。

    叠加力场,也需要分强度去进行实验。

    两者加在一起,就需要很多的实验,考虑到制造不同强度反重力场,调整设备再实验,都会消耗不菲的经费,再加上制造叠加力场的需求,想要得到大量相关数据,可以称作是系统性的大工程。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就只是一个团队而已,研究人员加在一起也只有几十人。

    国内还有另外两个反重力团队,就是科学院物理所的团队,以及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组建的反重力实验团队。

    两个团队都是全新的,也只有相关基础技术,暂时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研究。

    王浩思考着叹了口气,「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是要慢慢来……」

    工作之余。

    王浩也打开电脑浏览一下网络信息,他打开了微薄发现了好多的留言。

    因为每天收到很多的留言,他只会看那些关注人的消息。

    有好几个知名学者,都做出了同样的提问,「王院士,我看了你发表在《自然》的论文,强湮灭力真的存在吗?」

    「强湮灭力,到底该怎么理解?是超越三维的高维,还是宇宙可能存在的强空间挤压?」

    「王院士,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黑洞,中子星等高密度星体是否和强湮灭力有关?」

    「……」

    王浩连续看了好几个留言,发现都和强湮灭力有关。

    他干脆发表了一则消息,「看到很多人问我‘强湮灭力,有关的问题。

    这里,我声明一下。

    《强湮灭力》,是我的学生海伦欣顿和陈蒙檬一起进行的研究,我只是给学生提供了方向。

    另外,我确定强湮灭力存在。《强湮灭力》论文中,所出现的‘粒子性态弱化,的解释,我个人认为是真实的。」

    王浩发布了微博信息以后,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点击和评论,关键字‘强湮灭力,,一时间都冲上了网络热搜榜单。

    由此可见,他的个人影响力有多大了。

    王浩并没有特别去关注,他认真看起来邮箱内容,他每天收到很多的邮件。

    其中

    有好多是高校、会议邀请,也有国内外学者发邮件过来询问问题,还有的则是工作上的事情,等等。

    王浩特别注意到,一封来自阿迈瑞肯佛罗里达州的邮件。

    「林文基?华人吧?」

    他仔细看了内容,顿时被惊住了。

    林文基在邮件里面说,他的团队研究反重力场时,发现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了微弱磁场。

    邮件内容对于实验内容说的很模糊,就只是强调说‘发现金属表面的磁场反应,,并没有说‘叠加力场,之类的关键词。

    如果换上一个人,肯定不明白林文基说的是什么,或者就干脆回邮件详细询问了。

    王浩则是被惊住了。

    虽然邮件上只是说起金属表面的磁场反应问题,但和反重力场联系在一起,他马上就知道林文基的团队,也同样发现了叠加力场边缘效果。

    王浩仔细想想,心情也稍稍平复下来。

    叠加力场的研究并没有多复杂,就只是把几个力场叠加在一起而已。

    只要有反重力实验团队往这方面去做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