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到底谁才是核物理专家?

    第三百五十二章 到底谁才是核物理专家? (第2/3页)

常来说,爆炸只会掀起不超过十米的沙浪,距离太远肉眼是看不到的,只能通过直升机观察。」

    「另外,我们并没有放置引信。」

    贾树民说着看向王浩,问道,「王院士,这个距离上,F射线能精准命中吗?

    「没问题。」

    王浩先是肯定的点头,随后补充一句,「即便是一次无法命中,也可以再来第二次、第三次。」

    会议室不少人笑了。

    贾树民也笑了一下,继续问道,「可是没装

    引信的,确定能引燃吗?」

    「只能说,理论上是可以的。」

    王浩道。

    虽然只是个不确定的回答,但还是让核物理所的学者们感到惊奇。

    他们来参与实验之前,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结果到这里才知道,是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要研究一种新射线的性质。

    那还不是真正的「射线「,而是强湮灭力的延伸,被称作是「F射线「。

    这种下射线「的性质很奇特,甚至理论上可以点燃核反应堆,就更加让人惊奇了。

    核反应堆可不是火药、燃料,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粒子反应,即便是容易点燃的高丰度核裂变反应堆,简单可以理解为原子弹,也需要中子源作为引线的。

    原子弹的常规点火方式,就是利用裂变产生的中子,去轰击其他的铀235原子核,从而引起新的裂变反应,如此持续进行的就是裂变的链式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能。

    现在说有一个‘场力延伸的射线」,直接就能引燃核反应堆,实在让人感到很惊奇。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人,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他们对于F射线的特性,已经做了很多次的研究,也做过无数次的论证。

    他们无比相信,F射线能够点燃核反应堆。

    现在也只是真实实验论证。

    当然,实验可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具有一定的风险,必须要在实验前仔细论证。

    王浩来到了基地以后,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做论证,和其他人一起讨论,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什么,近而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为了能让核物理所的学者们,对F射线更多一些了解,他还简单说了一下,理论上具体会发生的什么,「F射线能够大大加快核燃料的衰变速度,可不止是一倍、两倍,也许几十倍、上百倍。」

    「只要是被照射到铀235,就有概率可能产生中子源。」

    「换句话说,一瞬间可能有很多中子同时爆

    发,大大加快反应速度

    这句话说出来,让核物理所学者们的表情都凝重了很多。

    若是初期反应速度过快,即便是核反应堆固定了大小,爆炸也可能会更加强烈。

    这就像是一小堆火药。

    如果是分开慢慢燃烧,也只能看到一些火星,反过来堆在一起,就可能形成剧烈的火焰。

    他们也以此仔细论证,爆炸是否可能出现不可控风险。

    实验前一天,最后一次会议。

    会前。

    王浩和贾树民、段建书等人闲聊着,说起强湮灭力研究的难度。

    「最主要的难点不是实验,而是理论基础。」

    「核物理研究有完善的理论,主攻的就是技术,而强湮灭力….

    「这个方向,国际所有的论文加在一起,也只有几百篇,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毫无意义,真正有价值、有含金量的,两只手肯定数得过来。」

    「而我们的研究,到现在为止,还是世界第一无二的,所有都需要自己去探索,根本谈不上方向可言。」

    段建书听着点头,问道,「那有下一步的想法吗?」

    王浩道,「我还是想从理论入手。」

    他解释道,「这个研究最难的地方就是没有理论基础,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我都在做基础的研究,主方向就是构造质量点。」

    「如果能完善质量点的基本构造,就能以此联系湮灭力,从而做出一些理论上的分析。」

    段建书听着苦笑道,「难度太高了。你前一段时间,做的高次质点函数,就和这个有关吧?」

    王浩点了点头。

    「也没办法,技术发现需要理论支持。」贾树民说道,「不过F射线的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