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制造出‘未来元素’,放射性问题,坏心情转移大法!

    第四百四十七章 制造出‘未来元素’,放射性问题,坏心情转移大法! (第2/3页)

过程中,让一阶铁在强湮灭力场中凝固,同时给与一定的物理性压力,看去检测是否会发生什么变化。

    他对此抱有很大期待。

    既然高纯度的黄金未发生升阶都会有变化,升阶材料也有很大可能产生特定方向的变化。

    同时,也少不了材料检测中心。

    王浩和汪辉进行了通话,让他们进行材料的全方位检测,包括辐射强度、辐射特性、化合物特性等等。

    他非常重视新的发现。

    材料科学是一切应用科学的基础,有了材料才能大幅度提升技术,升阶元素的发现让材料学有了多方向的突破,而全新的材料研究发现,也很可能让材料科技得到蓬勃发展。

    可控核聚变研究中,材料是一大难题。

    最难的就是磁场开口处的材料,必须要高抗辐射、高熔点、高韧性以及高寿命的特殊材料。

    这种材料暂时是没有的。

    想要完成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材料研究方向上必须配合取得一系列的突破,制造出很多符合要求的材料。

    王浩感到头疼的是,针对新的实验发现,他无法完全用理论解释。

    简单来说,实验超过了理论。

    “还是积累太少……”他很无奈的摇摇头。

    若是人类科技正常发展,湮灭物理方向的科技,也许一百年、两百年,甚至几百后才会有发现,到时候,就能够积累足够多的理论。

    科技发展来说,一项新理论的出现,往往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会转换为科学技术。

    当有了足够多的理论积累,再去研发相关的技术就很顺畅了。

    现在不同。

    系统帮助引导了正确的方向,他们也一直走在正确方向上,有很多的实验发现就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就是研究速度快带来的问题。

    王浩仔细思考了很久,还是决定认真做研究,补足理论方向的缺失,否则未来再继续探索就会找不到方向。

    他找来相熟的几个人,说起了最新的实验研究。

    每个人都感到很惊讶,“什么,在没有升阶的情况下,材料发生了变化?密度变高?韧性增强?”

    “还有辐射?”

    “听起来很可怕啊……”

    “这里面应该涉及到了原子变化吧?”

    保罗菲尔-琼斯迅速抓住了重点,“肯定会涉及到原子变化,否则密度不可能变高,即便是强压缩可能会对金属有效果,但融化后重新凝固,密度也会回归常态。”

    “没错。”

    王浩点头道,“所以研究的内容是,论证强湮灭力场环境下会发生的原子变化。”

    “我们已经解析了电子升阶现象,但从未论证过原子核发生的变化,从理论上来说,两者是一起变化的。”

    “质子、中子之间的力场,更微小夸克之间的力……”

    “当然,研究的难度很高,我只是希望能积累一些理论,来对今后的实验发现进行解释。”

    其他人都深吸了一口气。

    人类对于原子的研究,大多成果都集中在外层电子上,比如电子分布、电子轨道、电子组成带来的化学特性变化,等等。

    针对原子核,也只有基本的组成而已。

    比如,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是由更微小的夸克组成,等等。

    其他就很少了。

    这主要是因为,原子核远没有电子活跃,无法通过物理、化学现象去做研究,大多只能从其组成的角度去论证。

    当涉及到微观质量单位的研究,观察粒子对撞现象几乎是唯一的手段。

    现在则是论证强湮灭力场环境下的原子变化,原子核的质量、组成不变的情况下,怎么去论证其发生的变化?

    ……

    王浩并没有想真正研究出什么东西。

    他只是希望大家能开拓思维,针对一系列了的实验结果,从理论角度做分析判断,来增加一些理论基础。

    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或许就可以分析出一些东西。

    王浩的优势在于,他可以筛选出其中正确的内容,就能一点点的完善相关的理论。

    这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王浩并没有关注理论研究,而是不断关注着一个个实验结果。

    湮灭力场实验组、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再包括湮灭科技公司,都在做相关的实验研究,就有了很多的实验发现。

    何毅组织的实验证明了王浩的判断是正确的。

    他什么也没有发现。

    反重力环境下,常规材料的液化、气化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没有发现也是很重要的发现。

    王浩对何毅说道,“你们的实验结论很重要,说明性态稳固的元素放置在若湮灭力场内,不会发生性质变化。”

    “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