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花费几年很正常?看不起王院士啊!

    第四百六十章 花费几年很正常?看不起王院士啊! (第2/3页)

    “也对。”

    向乾生想到了格鲁姆湖计划。

    虽然他们得到的信息都是来自于媒体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格鲁姆湖计划并没有直接进展。

    格鲁姆湖计划最低也花费过百亿美元,投入进去连个浪花都没有打起来,甚至都没有能制造出叠加力场。

    这就是走错了方向。

    他们想依靠一阶铁研究超导材料,再直接制造出强湮灭力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浩继续说道,“希望研究能够顺利,那样我们就可以很快制造出更强的湮灭力力场。”

    “只要能够把高压混合材料替换成金属操作材料,研发前景就会变得一片光明,首先我们可以使用颗粒性材料技术,来直接提升湮灭力场强度。”

    “有了强度更高的湮灭力场,我们就可以大批量的制造一阶碳和一阶硅,这两种升阶材料是非常重要。”

    “还有铜、汞、钨等等……”

    “不过我最期待的还是一阶氢元素、氘元素,比起金属元素,氢元素有很大的科研潜力,甚至可能会作为核聚变的燃料。”

    他和向乾生一起讨论着,不由得都憧憬起来。

    ……

    下一步研究正式开始。

    研究最初就是制造材料,一阶α铁58的制造成本很高,再到湮灭力场实验组进行β型转化。

    后续则提供给超导材料研究中心,来制造出对应型号的超导材料。

    这个过程中消耗的经费就很多了。

    湮灭力场实验组提前申请报备了五十亿经费,报告提交到科技部门的时候,徐老师看了一眼都有些头皮发麻。

    “是做材料研究?”

    “支持湮灭力场的特殊材料?”

    徐老师仔细琢磨着,“难道和核聚变有关?但如果是核聚变的研究,应该用那一部分经费吧?”

    50亿的资金不是小数目。

    但湮灭力场实验组的经费,大多都来自湮灭科技公司、超导材料工业公司,倒是也不用科技部门头疼,他要做的就只是批准签字而已。

    徐老师很干脆的签字同意。

    很快。

    又有麻烦找上了门。

    国内几大材料机构一起来问致密材料技术的问题,因为他们找不到湮灭力场实验组的向乾生。

    湮灭力场实验组那边也没有回复。

    徐老师赶紧派人去问了一下,王浩听到消息才想起核聚变的材料研究,他本来准备把工作交给向乾生。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

    王浩刚才找了几个研究员,让他们组建了新团队,专门负责配合几个材料机构的研究。

    新团队的负责人就不是向乾生了。

    徐老师又派人过来沟通,得到的回复是,“向教授有更重要的工作”。

    “还有什么比核聚变项目的材料研究重要?”徐老师听的直扯嘴角,后来干脆自己跑过来看看。

    他来的很仓促。

    等到了湮灭力场实验组,发现里面并没有忙着做什么,反倒是一副很清闲的样子。

    好多研究员都坐在办公室吹牛打屁。

    “我们是在等材料。”王浩解释道,“核聚变材料那边的研究,我已经交给赵东强教授负责。”

    “赵东强教授有丰富的经验,对于致密材料技术非常了解,他使用我们的设备,带队配合其他机构的研究足够了。”

    “至于向教授……”

    “我们有更重要的研究。”

    徐老师当然对新的研究感兴趣。

    王浩犹豫了好半天,很无奈的解释说道,“新的研究和强湮灭力场有关,我们希望能制造更强的场力。”

    “我们的报告上已经说了,发现了一种不具备放射性的一阶铁,准确的说,是一阶β铁-58。”

    “铁-58是铁的同位素……”

    “β铁是未来元素,它有个特性是不会受到特异现象的影响,所以就可以支持制造……”

    “哇啦哇啦……”

    王浩连续解释了一大通。

    徐老师听的头都大了,后来干脆打断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反正就是研究强湮灭力场技术,对不对?”

    “也可以这么理解。”王浩想了一下点头道。

    “那你们就继续研究吧。”徐老师揉着脑门说道,“不过你们也要重视一下核聚变材料的研究,你们的致密材料技术,还有几种新元素……反正,其他机构很重视。”

    “放心吧,赵东强教授会配合的,我们实验基地的设备都可以使用。”

    徐老师得到了答案,很干脆离开了实验基地。

    王浩让赵东强负责和材料机构的对接,目的就是把向乾生解放出来,新的研究实在太重要,必须让团队核心人员参与。

    湮灭力场实验组这边是向乾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