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宇宙飞船才能目标!直流研发暂停以及男人的约定!

    第五百三十九章 宇宙飞船才能目标!直流研发暂停以及男人的约定! (第2/3页)

一个消息吗?说100多光年以外,有一个和地球非常类似的星球,我觉得我们可以把目标定在登上那座星球,实现地球人类移民上……”

    “这个好、这个好!”

    一大堆玩笑的声音,无疑是对于陈佳禾的否定。

    在航天局的功勋老人们看来,以往返地月、地火的宇宙飞船为目标纯粹就是一个玩笑。

    陈佳禾憋红了脸,也不知道该怎么辩驳了。

    这个时候,朱老师忽然严肃的开口了,他一开口就是一顿训斥,“笑什么笑!严肃一点儿!”

    “陈佳禾同志说的有什么问题吗?”

    “我看你们这群人就是思想僵化了!现在都已经什么时代了?飞碟造出来了、核聚变已经实现了,你们连大型载人航天器都不敢想吗?”

    “外面的科技翻天覆地,航天局也应该与时俱进!”

    “我们确实完成了登月,那又怎么样?几十年前,阿迈瑞肯就已经完成了登月,我们是落后的一方。再看看前沿科技领域,湮灭力场、超导、材料,新型的电子科技等等,都已经反超了!”

    “我们还落后呢!”

    “现在你们还在这里笑,一个目标连想都不敢想,怎么能做得出来呢?我表个态,我支持陈佳禾同志!”

    朱老师一拍桌子坐了下来。

    其他人都不敢说话了,他们都没有想到,几句闲聊竟然会让朱老师发这么大的火。

    一群人都看见了陈佳禾。

    朱老师明确支持陈佳禾的想法,那么下一步就可能定个大目标,难道真的要研制载人、载物往返的大型航天器?

    这……

    有点不敢想象啊!

    好多人不由得审视了一下自己的年纪,都想着已经完成了登月计划,是不是该考虑退休了?

    ……

    梅森数实验室。

    保罗菲尔-琼斯、丁志强、陈蒙檬以及海伦,都在不断研究光压发动机的理论设计问题,他们的重点就是光压的超高温环境控制技术。

    在超高温环境控制上,保罗菲尔-琼斯认为湮灭力场环境下,产生光压的温度需求不同,但即便是温度需求有所降低,也肯定不是几百、几千摄氏度,他们能做的就是进行温度控制的设计,以便于让温度需求继续降低。

    这样到研究的时候才会具有可行性。

    如果让物理界的学者们知道,保罗、陈蒙檬等人在研究发动机技术,肯定会觉得大材小用。

    发动机,只是科技应用而已。

    技术的研究处在学术鄙视链的底层,几个最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去研究技术,实在是太浪费他们的才能了。

    如果他们知道是光压发动机,感官肯定就不一样了。

    疯了吧!

    光压发动机根本不是现在人类能够掌握的技术,绝对不是这个时代能够拥有的技术。

    科技基础差距太大了。

    即便是拥有了湮灭粒子技术,但高温控制是摆在面前的大问题,产生光压的需求最低是五万摄氏度,而现有材料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极限为7600摄氏度,还是科学院材料所最新的研究成果——

    全新的一阶钨钛合金。

    这里说的温度不是指的粒子活跃度,而是纯粹的‘传导温度’,也就是传输到容器边缘的温度。

    保罗菲尔-琼斯、丁志强等人,把目标定在了控制1万摄氏度以上环境上,只有能实现1万摄氏度的控制,再加上特殊的湮灭力场环境,才有可能实现制造出真正的光压。

    现阶段还是只能进行设计论证。

    他们认为应该把设计做的更完善一些,后续有实验结果后才能投入到研究中。

    这种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研究组的关注点很快放在了高能所的实验上,高能所的‘超光速粒子’实验已经建造一段时间了。

    田桂林给王浩报告了进度。

    湮灭力场实验组完成了通道设备基础制造,后续就是要添加一些高精度的场力装置以及检测装置。

    “改造已经基础完成。”

    “后续还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会在月中的时候确定具体的实验时间。”

    田桂林就是邀请王浩参与到实验中,最好是提前一段时间过来,对于湮灭力场装置、实验基础等进行一些指导。

    这样才能确保实验有结果。

    王浩当地就同意了。

    本来研究就是两个机构一起进行的,湮灭力场实验组派出了一个小组,去指导进行设备的安装。

    现在改造工作已经快要完成,他们当然要过去参与到实验中,毕竟实验是对于理论的检验,而理论就是他们研究出来的。

    很快。

    王浩就带着研究组的人,一起前往高能所的对撞机实验基地,他们路上还在谈论着相关问题。

    “对于粒子最高速度的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场力速度。”

    “场力速度为光速,粒子最高速度自然不会达到光速。在强湮灭力场环境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