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方向控制,提升技术!黄明昆:何院士真是大好人!

    第五百九十七章 方向控制,提升技术!黄明昆:何院士真是大好人! (第2/3页)

    想要突破以上两个数值,就必须继续去完善理论。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

    比如说,就是找到另一种比β-CWY-137材料性能更好的材料。

    显然,材料方面的突破,比完善理论和技术更加困难,没有理论支持的情况下,寻找新材料完全凭借运气,看起来根本没有希望。

    ……

    引力场后续影响方向的研究还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止关系到理论问题,本身也是引力场影响方向的控制,他们所制造的引力场,稳定的中心区域就只有两百米左右,而后续影响范围超过两公里。

    后续影响范围,比稳定的中心区域范围要大的多,直线差异就高达十倍,而体积的差异就更大了。

    这就像是核弹爆炸,爆炸的中心区域并不大,但是能量爆发影响范围很大。

    那么掌握了控制爆发方向的技术,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引力场技术,而不会因为影响范围不可控造成一系列问题。

    王浩对待研究非常认真。

    他知道方向控制的研究就是突破点,能把控后续影响的方向,就能够让理论和技术有很大的突破。

    研究也是很不容易的。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验上的检测依旧是个大问题。

    比如,同向电流释放了s+和s-波,但两种波都无法直接检测到,其所拥有特性完全没有概念。

    以国际物理的评判标准来说,s+和s-波依旧只是理论而已,无法直接检测也就无法确定下来,只不过王浩收到了正确反馈直接确定下来,他们也不需要依靠国际物理标准来评判。

    那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下一步的研究是理论和实验同步进行,王浩则更专注于底层设备的构架问题,以底层设备的构架来联系理论,他希望能找到一个新的突破点。

    只可惜,连续半个月都没有进展。

    如果不是系统有了正确的反馈,王浩甚至认为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完全找不到突破点。

    其他人也是如此。

    不管是理论层面还是实验层面,完全找不到突破点的时候,有些人甚至认为,后续影响区域就是S+和S-波方向的延伸,并不存在其他可控的方法。

    当然,王浩还是非常有权威的。

    比如,何毅就从来不质疑王浩,他觉得既然王浩说出来就肯定是对的。

    钱宏宇私下里说起‘也许方向就是S+和S-波方向的延伸’,何毅很明确的说道,“钱教授,有自己的想法很好,可当你的想法和王院士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要犹豫,掐灭你的想法,顺着王院士的思路去想!”

    钱宏宇完全不能理解。

    科学研究不就是要敢于质疑权威?学习的目的之一,不就是要针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何毅竟然让他掐灭自己的想法……

    过份了吧!

    即便对方是王院士……好吧,钱宏宇仔细想想,何毅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至少到目前为止,王院士还从来没有出错的时候,而他所谓的个人想法也没有什么理论支持,也只是因为研究迟迟没有进展而已。

    何毅说起掐灭自己的想法,也只是让钱宏宇不要质疑王浩,实际上,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办公室里。

    王浩、何毅、钱宏宇等人,一起盯着设备的构造图时,何毅就说起了自己的观点,“王院士,如果是改进设备,我们是不是该换个思路?”

    “比如呢?”

    王浩托着下巴看向了何毅。

    “我们一直都在研究同向电流,但是同向电流的构造,我认为,研究的已经很深入了。”

    “从最开始发现了引力场,一直到现在,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是在简化设备的底层构架,以及对同向电流问题进行研究,或许我们可以在底层构造上增加一些东西?”

    何毅带着思考说着。

    王浩顿时眼前一亮,因为他收到了正确的回馈,忍不住用力拍着何毅的肩膀,“何院士,你终于天才了一次!”

    “啊?”

    何毅顿时郁闷的看向钱宏宇,“王院士是在夸奖我吗?我总感觉是讽刺呢?我平时不天才么……”

    “平时也很天才。”

    钱宏宇对此表示了肯定,“伱可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天才。”

    何毅顿时满意的点头,至于刚才王浩的讽刺性夸奖,他直接选择了忽视。

    何毅的想法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