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抗议、不满?科技重大差距!第七次测试:引力护盾测试!

    第六百零三章 抗议、不满?科技重大差距!第七次测试:引力护盾测试! (第2/3页)

续运转,都必定会有很大一部分空间用来作为发电设施。

    那么,外观上就能看得出来。

    问题就在于,光压发动机的外表,完全看不出哪一部分是用来发电的,其中运用了什么高端的技术,他们甚至连分析都分析不出来。

    这已经是超出理解的问题了。

    在太空层面上,要拥有和对手竞争的能力,科技水平必须要跟上进度。

    可是,阿迈瑞肯就连最基础的强湮灭力场技术都没有完全掌握,使用的依旧是对方淘汰的技术和设备,未来如何实现太空领域的竞争呢?

    实际上,阿迈瑞肯也强行研究过湮灭粒子技术,做法就是制造承载能量极限的强湮灭力场,然后在内部释放粒子光束。

    实验结果就是……爆炸。

    在连续三次爆炸以后,临时组建的秘密实验团队被直接解散了。

    经历几次失败的教训以后,他们还是得出一些结论的,比如,像是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负责人科罗特詹姆斯的说法,“高压混合材料支持制造的强湮灭力场,承受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只要中途出现一点问题就会发生爆炸。”….

    “想进行研究,必须拥有金属超导材料支持的强湮灭力场技术。”

    问题还在于强湮灭力场技术。

    一号决策人,再包括能源部,甚至是军方,都不会把问题怪在科罗特詹姆斯身上。

    科罗特詹姆斯是公认的顶尖人才。

    高层人士都认为,之所以无法研究出金属材料支持的强湮灭力场技术,关键还在于超导材料的研究问题。

    格鲁姆湖项目组并不擅长超导材料的研究。

    这个方面的工作都是各种超导材料相关的机构负责的。

    另外,科罗特詹姆斯的工作也非常突出,他们提供了S波相关的一系列数据。

    那些数据比国际湮灭组织的实验结果要丰富太多了,只要看一遍S波相关的数据,就感觉掌握引力场技术近在眼前。

    只可惜……

    雷达波、辐射波相关的研究机构水平太差,到现在,S波制造的研究都没有任何进展。

    格鲁姆湖项目组还有其他的成果,包括不限于把湮灭力场强度提高到7.5倍率、精细测定了高倍率湮灭力场能量湮灭速度。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科罗特詹姆斯不像是之前的负责人,不会大手笔的索要高额经费。

    总之,高层人士都对于科罗特詹姆斯非常的认可。

    一号决策人也是如此。

    “只可惜呀!”

    “新兴科技方向上,就只有科罗特詹姆斯一个优秀人才……”

    “哎”

    最终剩下的只是一声长叹气。

    这时,秘书送来了一份六角大楼发过来的情报资料,一号决策人扫了一眼,上面就只有一句话,“光压发动机马上要进行新一次的测试。”

    这条情报信息是分析出的结果。

    六角大楼利用卫星设备,24小时对于光压发动机研究基地进行监测,他们分析情报信息,是根据热感卫星拍摄的图像。

    有了好几次起降测试后,他们就发现在起降测试的前一天,光压发动机会进行‘预热’操作。

    大范围的预热操作自然会被热感卫星检测的。

    当发现同样的预热温度时,就能分析出马上就要进行下一次的飞行测试。

    虽然对于光压发动机采用的技术还有很多的疑惑,但他们必须要对于光压发动机有更多的了解,未来才能够拥有和对方竞争的资格。

    六角大楼已经布局,准备进行新一轮的监测了。

    他们直接调用了四颗军事侦察卫星,高度分布从110公里到600公里。

    侦察卫星会拍摄大量的照片,再加上万公里高度的其他卫星辅助,就能够实现对于光压发动机测试飞行的完全监测。

    他们已经做好了监测准备。

    六角大楼的情报分析很准确,光压发动机新一次飞行测试即将开始了。

    过去四个月时间,光压发动机进行了六次飞行测试,但这一次还是不一样的,因为是第一次进行引力护盾的测试。….

    引力护盾设备安装在发动机的正上方。

    发动机的环绕舱体已经造好了六个,其中第五个舱体安装了引力场设备。

    舱体内引力场设备的测试也是重要一环,之前的测试都是让动物在舱体内,通过观察动物的表现以及及时引力数值显示,来判断内部引力场是否稳定。

    这一次则是有测试人员待在安装引力场设备的舱体内,去真实感受引力场舱体的情况。

    舱体内含有及时关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