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各类型小型飞船!王浩:研究一定要灵活啊!

    第六百零六章 各类型小型飞船!王浩:研究一定要灵活啊! (第2/3页)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那么复杂,竟然还有了引力场技术,也怪不得朱老师总是不满意。”

    “太难了!”

    陈佳禾感觉研究就像是在跑马拉松,他自己轻松跑一跑,不管用时多少总是能到终点的。

    结果出现了一个世界冠军的对手,就让人感觉非常的无奈,甚至根本无能为力。

    最终只能一声长叹气。

    很快。

    陈佳禾的感觉就变成了紧张,因为他得知王浩要来反重力飞船研发基地进行参观。

    说是参观,实际上就是考察。

    航天飞船工业公司可能会成为航天局的‘大主顾’,后续双方会签订一系列的飞船合同,以此航天局才能售卖出很多类型的飞船来实现自主创收。

    现在就感觉像是大主顾来看产品,而他们连产品都没有制造出来,还只是零散的部件而已。

    但是,也没有办法。

    陈佳禾只能带着其他人一起等在基地的门口。

    王浩是很郑重的来反重力飞船研发基地考察的,他是来看一下飞船研究的进度,是催一下飞船的研发,毕竟空天母舰要搭载小型飞船。

    若是小型飞船交付需要几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时间,他们就要考虑自己研发了。

    这个时间是等不了的。

    王浩不止是自己来了,他还带上了朱启强,臧春来,当然也少不了航天局的代表周昌元,整个考察团有十几个人,每一个都是重量级的人物。

    陈佳禾和贾树民,段家骢站在一起,后两人是反重力飞船的副总设计师,也就是研究组的二号、三号人物。

    贾树民、段家骢,比陈佳禾的资历更高。

    凭借已实现的‘登月计划’以及对于航天领域的贡献,他们不止评上了科学院的院士,还拿到了大礼堂的重量级贡献奖项,当然他们的年纪也都不小了,贾树民比较年轻也已经58岁,段家骢干脆已经64岁了。

    这个养老的年纪,参与到反重力飞船的研发,贾树民、段家骢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几人在门口等到了考察团。

    他们带着王浩一行人,对于基地进行了参观,并进入到各个实验室、装配间,详细介绍了反重力飞船的设计和研究。

    陈佳禾对于研究说的当然是好话,“我们下一步就准备装配第一台样机。”

    “现在还有几个问题要处理,但我们相信没有任何问题……”

    “各项技术都已经很成熟,我们也拥有了更好的材料,设计出了更适合的霍尔推进方式……”

    “乌拉乌拉~~”

    陈佳禾连续说了一大堆,都是研究中值得赞颂的点,王浩面无表情的听着,只是问了一句话,“第一台样机什么时候能够造好?什么时候能够进行太空测试?”

    “……”

    陈佳禾抿着嘴没有说话。

    当感受到周围尴尬的气氛,段家骢老院士开口道,“王院士,研究要一点点来、不能着急,着急就容易出错。航天领域的工作必须要最大可能的保证不出问题。”

    “航天领域每一次的问题都会是大事故,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我们要更加严谨。”

    “……”

    这次轮到王浩沉默了。

    面对一个60多岁的老院士,他也不能像是对待年轻人一样直接呵斥,毕竟对方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又积极的参与到了反重力飞船的研究。

    他抿了抿嘴,干脆无视了段老院士,问向陈佳禾道,“看看你们的设计吧?研究碰上了什么问题?”

    陈佳禾赶紧让人拿来了设计图。

    设计图还是非常复杂的,一大堆的图纸放在一起,让人看的眼花缭乱,每一个部分都有十几张,甚至上百张的内容。

    王浩大致的翻阅了一下,也听着陈佳禾的介绍,“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霍尔推进器以及冷却体系的冲突。”

    “好多精力都放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但都不是很满意。”

    陈佳禾说道,“王院士,刚才你应该看到了半个装配间都围着这个问题转,飞船需要携带冷却剂,又需要携带推进剂,必须留出足够大的空间,就会挤占其他部分的空间。”

    “我们最开始的设计和空舰飞碟差不多,后来就发现空间完全不够用,就只能扩大飞船的体积。”

    “但是,设计上还是有问题。”

    王浩看了一下整体的设计图,沉默的思考了一下,也理解了陈佳禾说的问题。

    空舰飞碟用的是单纯的电力推进,简单来说就是一台电动机,电力驱动电动机内部的扇叶旋转,推动空气来制造推力,落实要实现更高的推力,就会像是航空发动机一样,预留出特殊的进风口,利用扇叶的旋转来制造高压空气,再进行排放旋转制造推力。

    霍尔推进器的原理就复杂太多了。

    霍尔推进器是太空所使用的推进技术,自然不可能去推动空气。

    霍尔推进器通常使用氢气、氙气、氩气作为推进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