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强S波,黑洞技术?徐老师、赵老师:太可怕,必须阻止!

    第六百零九章 强S波,黑洞技术?徐老师、赵老师:太可怕,必须阻止! (第2/3页)

测。”

    理论研究的焦点就在于s波。

    实验研究的主方向则在于如何制造出强s波,常规s波或引力场,相对于反重力场是强s波,但他们要制造的是相对于常规力场的强s波。

    那么就肯定要联系到强湮灭力场。

    在提出了强S波概念以后,再结合实验发现,理论组就做出判定——反重力场可以理解为‘不具方向的弱s波区域’,强湮灭力场可以理解为‘不具方向的强s波区域’。

    现在要制造出强s波,就肯定要联系到强湮灭力场,就必须要让湮灭力场实验组参与。

    在理论研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王浩就决定建立一个大型团队,专门来针对强S波进行研究。

    这个大型团队包含引力场研究组、湮灭力场实验组、理论组,还有反重力组做配合。

    钱宏宇都被掉了过来。

    湮灭力场实验组则有王强、薛涛、张俊磊几员大将参与研究。

    反重力组的代表是肖新宇和颜静。

    另外,还有超导材料研究中心的谢君丽教授,专门做一阶辐射波研究的沈会明。

    等等。

    在进行一番讨论以后,王浩决定把研究基地设定在湮灭力场实验基地,又写了一份项目报告提交到了科技部门。

    湮灭力场实验组、反重力中心早就成为‘最有钱’的科研机构,内部所进行的研究项目都是机构提供经费,向科技部门打报告也只是做‘工作报告’而已。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说一下正在研究什么技术,做什么项目,让主管的科技部门有了解。

    仅此而已。

    当然必定的流程还是要走的,科技部门也有权进行项目审批,有科技部门的签字以后,就等于有了官方的人证,可以放开手脚去研究了。

    王浩发来的项目申请,都会在第一时间送来给徐老师进行批阅。

    徐老师扫了一眼项目申请报告,顿时满脸都写着疑惑,“强s波?什么意思?”

    “S波还有强弱的分别?”

    “还有……制造定向的强湮灭力场,什么意思?强湮灭力场还能和S波联系在一起?”

    徐老师马上把文件发给了薛建平院士。

    薛建平是出身军方科研部门的院士,在科学基金会工作个三年时间,才刚被聘用为科技部门的顾问,他顶替的是邓怀真的工作。

    邓怀真院士,已经离开科技部门,重新回到所属大学发挥余热从事教学工作了。

    薛建平也同样是发挥余热。

    他才刚刚担任科技部门的顾问,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所表现,上任以后,恶补了很多前沿科技相关内容。

    比如,湮灭力场技术、湮灭粒子技术、S波、引力场技术等等。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原理,不知道底层的数学逻辑,但也对于技术本身有一定的了解。

    薛建平收到了徐老师发来的文件,仔细看了好半天,就去了徐老师的办公室,说道,“我看了您刚才发过来的东西,强S波,应该可以理解为强引力场吧?”

    “我看过具体的文件,之前制造的引力场倍率最高不超过2.5倍地球引力。”

    “现在是强s波,应该是强度非常高的引力场,可能是几十倍、上百倍?”

    他说完赞叹道,“不愧是王浩院士啊!到他这里技术仿佛就是没有上限,没有瓶颈!”

    “这才刚过多久,就开始研究强引力场了!”

    徐老师理解的点头,他看向薛建平的眼神充满欣慰。

    之前邓怀真担任科技部门的时候,真可以用一问三不知来形容,每当王浩发来报告的时候,邓怀真知道的甚至都不比自己多。

    现在换成了薛建平,就直接理解了新项目研究内容。

    这很好啊!

    “还是薛建平的水平更高啊!”

    徐老师带着感慨批复了项目,然后看了一下时间,就准备去参加高层会议。

    下午的时候,徐老师见到了赵老师,就顺带说起了王浩新申请的项目,“是个大项目,研究几十、几百倍的引力场,很厉害呀!”

    “等有了这种技术,我们……”

    徐老师想不出要怎么应用,他说的就干脆卡住了,有些尴尬的摸了摸嘴角。

    赵老师疑惑道,“制造这么高倍率的引力场?那不会形成引力塌陷吗?我对这方面还是有了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