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他们去县城报完名

    510 他们去县城报完名 (第1/3页)

    他们去县城报完名,回到知青点,就是他们破釜沉舟的开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一定要在这一个多月,把功课温习好,考上大学。

    徐老师和李老师说,一个多月的时间虽然短,但大家其实现在都在同一起跑线,在此之前,还留在各个知青点的人也好,已经返城或进工厂的人也好,谁会学习啊,谁想过能上大学?大家都是刚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都是从现在开始准备。

    从现在开始到考试,大家比的其实是这一个多月,你的准备充不充分。我们不是要追求考多少多少分,而是要把多少多少人比下去,即使我们只考了十二分,看起来分数很糟糕,但要是大多数人,只考了十一点五分,最后能上大学的还是我们。

    李老师觉得徐老师说的有道理。那时候的年轻人,特别是知青,基础都差不多,都是连完整的高中都没上完,就被赶到农村去的。就是那些在学校,上完完整高中的,那时的学校,能学到什么,老师都被打倒了,上也等于是没上。

    大家拼命比拼的,还真的是比这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这一个多月,才是真刀真枪地干。

    他们花了一天的时间,把原来准备再养两个多月,春节前杀掉的两头猪卖掉了。接下去,他们没有时间去拔猪草,也没工夫喂它们,时间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宝贵的。

    他们把已经成熟,可以卖的菜也都卖了,还没有成熟的,接下去就任它们像野菜那样,自己在地里疯长,他们没有时间料理它们,只是需要的时候,割两棵回来吃吃。

    那么多的鸡和鸭,只剩下三只老母鸡,其他的都卖了。留下三只老母鸡,是为了它们每天能下蛋,一只母鸡一天下一只蛋,隔五六天,会休息一天,停止下蛋,第二天又继续,这样,他们能够保证每天有两只以上的鸡蛋可以吃。

    原来除了每天给儿子煮一个鸡蛋,李老师和徐老师自己,可舍不得吃,鸡蛋是好东西,可以换粮票,换米换油和其他,任何他们需要的东西,现在,他们要复习,每天也都需要营养。

    剩下的这三只母鸡,每天根本不需要他们喂养。它们在这么大的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