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岳飞初露峥嵘 曹操再次遇袭

    第三十三章 岳飞初露峥嵘 曹操再次遇袭 (第2/3页)

    “是,大哥!”

    曹操在心里则默默发誓:我一定给你机会,让你立下这不世奇功!

    等到王猛收拾妥当,曹操便带着武松、岳飞离开了汤阴。

    车队走出城门后,岳飞下马,朝着家乡的方向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有一件事,曹操没有与岳飞说,那就是他安排王猛给岳家送去了一百贯铜钱,算作岳飞的孝心。

    曹操在马车上,眉头紧皱,因为他总觉得王猛说的那伙贼人不会平白无故的出现,仿佛在前方有一个陷阱在等待着曹操。

    曹操将岳飞喊了过来,问了一些路上的基本情况。

    岳飞看着曹操神情,知道他是在担心路上的安全,向曹操说道:“此去开封三百里地,快的话两三天就能到达。由于临近京师,鲜有贼寇,大哥可以放宽心。”

    “但愿吧。”

    话虽这么说,但曹操总觉得心神不宁。

    反正闲来无事,便把武松也喊来,问他那两本书看的怎么样了。

    武松回答:“《孙子略解》、《兵法接要》我看了好几天了,感受颇深,现在我觉得曹操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以前我只知道人们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却不知道原因,现在我明白了。”

    曹操打断了武松对自己的称赞,问道:“说说看,你都学到了什么?”

    武松此时拿出那两本书,一边翻看一边说道:“曹操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主张灵活多变,兵不厌诈等。”

    曹操微笑的看着武松,问道:“还有吗?”

    “这两本书结合曹操一生战斗经验,如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斗中,有案例、有理论,写的真不错。”

    “曹操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战术,谲敌致胜,转弱为强。”

    “不错,用心了。”曹操看着武松,开心的说道。

    武松这一路的变化曹操看在心里,尤其是对待看书,从一开始的抗拒、不情愿,到现在能主动看进去,进行总结,已经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