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国人与野人

    第033章 国人与野人 (第2/3页)

本想秉持父辈的意志,返回楚国,不料误打误撞的进入吴国。

    最终,熊子丹因为寡不敌众,被一大群捕奴者逮住,直到今日才被庆忌赎买出来!

    得知熊子丹的遭遇后,庆忌与孙武都深表同情。

    堂堂一个楚国的苗裔,楚庄王的子孙,居然沦落到这种地步,怎不让人唏嘘?

    不过,假使熊子丹回到楚国,恐怕楚人都不一定能接纳他。

    盖因事情过去太久,楚人早已遗忘了那支曾被派到滇地远征的军队。

    至于熊子丹,不过是其父与滇女所生之子,血脉不清不楚的,楚人能承认并接纳才怪!

    这种捕奴的事情,其实在天下列国都并不罕见,甚至跟人们寻常打猎一般,习以为常的。

    西周时期,天下万民主要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国人,一种是野人!

    昔日周人灭商之后,摒弃了商朝比较原始野蛮的奴隶制,取而代之的是分封制,但这套制度,并非没有奴隶!

    周人将商朝的遗民、战俘、周边征服的异族人等非周朝的子民进行放逐,他们被称为野人,只配种地,极少能够有上升的通道。

    周朝实行分封制,一共有五等爵位,从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

    吴国虽已自立为王,但在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中,属于第四等的子爵!

    这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统治结构。

    对应的统治地位则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他们是世袭制。

    对平民,即国人,国人权限相对比较大,他们是贵族阶层统治的基础,国人不仅能种地,还可当兵,参与政zhi经济生活,也能实现士级的晋升!

    而且,国人的权力不小,甚至起到能决定国君候选人的立位。

    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周厉王时期的“国人暴动”,不堪忍受盘剥的国人直接将国君处死!

    简而言之,国人与野人的区别就在于户籍!

    如现代的户籍制度一般。

    户籍关系每个人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等,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几件事,都与其息息相关。

    而在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