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楚国太孟嬴

    第092章 楚国太孟嬴 (第2/3页)

都无不面露痛苦的神色,蜷缩着身子,如同龙虾一般。

    此刻,见到伤兵们都是这副凄惨的模样,范蠡不由得摇头叹气道:“大司马,我等都低估了楚人的抵抗意志。”

    “我军将士经过连番大战,身心早已疲敝,如今又受挫于潜邑,不得寸进,军中缺乏箭簇、棉絮,而士气倾颓,人心思变,恐不能久战矣。”

    闻言,孙凭的眉头一皱,问道:“少伯,你的意思是……撤军?”

    “唯有如此。然,撤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之事!”

    “是故大司马不妨暂停对潜邑之攻势,向大王陈情,晓之以理,劝大王同楚国议和,想必以大王之英明,定能体恤将士,让我吴军全身而退。”

    孙凭低着头,沉吟许久,终究是没有下定决心。

    因为庆忌下达的诏令,是让孙凭率军攻克楚国的舒地和昭关,如今舒地已经尽归吴国,至少名义上是如此的。

    但昭关吴军还没有足够的兵力能够一鼓作气的拿下!

    而一旦吴军被阻挡于潜邑,无法前进,后续将会有楚国的各路军队源源不断的赶到潜邑,届时吴军的处境将变得十分危险。

    即便潜邑的楚军没有援兵,在缺少足够的攻城器械和保暖的棉絮,在这种情况下,吴军的攻势也将迟缓,甚至可能出现不战自溃的状况。

    “大司马,而今我军已经攻取舒地,以及楚国沿江的多个城邑,虽未取得昭关,然大王定不会问责。”

    范蠡缓声道:“楚国,毕竟是霸主大国,底蕴深厚,纵深过长。楚国在吴地固然丧师八万,几近元气大伤,但仍有一战之力!”

    “伐楚战事若陷入僵局,于我吴军大为不利。届时莫说是已攻取的城邑土地不保,唯恐我军尽丧于楚地矣!”

    一听这话,孙凭不禁微微颔首,认为范蠡所言,不无道理。

    现在吴军几乎已经无力再战,连一座楚国的重镇潜邑都拿不下,何谈昭关?

    若战事迟迟取不到进展,缓过气来的楚国必然反戈一击,到时候吴军只怕是要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