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楚人文种

    第198章 楚人文种 (第2/3页)

人的职责极大。

    旋即,庆忌又对右丞相计然道:“右丞相,汝等为社稷铸币,其工艺成色务必严格把关,争取做到他人无法仿制。”

    “若出了差错,寡人当层层审查,绝不轻饶!”

    “唯!”

    伪造货币的事情,从古到今,那是层出不穷的。

    而一旦大量的假币横行,涌入民间,就会造成市场通货膨胀,这是庆忌绝不愿意看见的结果!

    所以,五铢钱的铸造工艺一定要严格把关,而且国家要加大打击假币的力度!

    铢,是一种古代的计量单位。

    此时的吴国大概二十四铢等于一两,一枚五铢钱差不多在3.5到4克左右。

    以黄金为参照物的话,一千枚五铢钱就相当于一两黄金。

    价值还是极高的!

    从伏羲到颛顼的两千年间,钱叫做金;轩辕黄帝的后代有熊氏、高辛氏那会儿叫做“货”;尧帝时谓之“泉”;到商周时期谓之“布”。

    其中龟壳、贝壳都充当过钱,后来布帛发展为硬通货。

    金作为最古老的硬通货之一,早在尧帝时就分为黄、白、赤三种,分别是黄金、白银和铜。

    最顶级的货币是珍珠和玉石,属于“上币”;黄金次一等,是中币;下币是刀、布帛之类。

    而铸币技术在大禹时代就已出现。

    大禹年间曾有持续五年的水灾,却没人饿死,因为大禹铸造钱币分给了没有粮食的人。

    这大概是钱币出现之后最早的信用体现。

    钱币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因为它有统一的大小和重量,使用很方便。

    不过钱币毕竟不能像布帛一样可以做衣服,有时候人们不爱用,加上发行量多,于是钱币贬值在所难免。

    东周初期,钱币只有小钱没有大钱,也就是说“面额”太单一。

    于是周景王年间,开始铸造直径一寸二分的大钱,一个顶五十枚小钱。

    所以庆忌所推行的五铢钱,实际上算不得一大创举!

    庆忌决定将吴都作为推行五铢钱的实验点。

    除了刀币、布币、蚁鼻钱这一系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