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术业有专攻

    第205章 术业有专攻 (第2/3页)

    “但说无妨。”

    “大王,眼下各处工坊,皆缺工匠。大王令臣所造之投石机、床弩与弩机,无不是国之利器,制造之法不得外泄,如此臣何以赶制出来?”

    干将低着头道:“因此,臣请大王再行招募工匠!”

    “准奏。”

    庆忌自然能理解干将的难处。

    在这个时代,工匠的地位不高不低,但依旧是一门手艺,故而普通的工匠并不难找。

    难就难在,他们是否吴人?是否熟悉打造武器?

    庆忌自认为有容人之量,当年他的一张求贤令中所云:凡有一技之长者,吾当得而用之。

    庆忌做到了这一点!

    对于工匠,庆忌是能给予优渥的待遇。

    吴国重视工匠!

    所以,此时从列国涌入吴地的工匠并不少,就看庆忌是否能信任他们。

    庆忌暗自沉思一下,便道:“干将,寡人决意,再次提高工匠之岁禄,并颁布求工令。凡为国家效力之工匠,皆赐田六亩,布十匹,屋舍三间,按其功劳资历,一一酌情封赏。”

    “大王英明!”

    干将连忙称赞道。

    这般重视工匠的君王,从古到今,只有庆忌一人!

    赏赐田地、布匹与屋舍,这自然是庆忌在礼遇工匠,进一步提高工匠的待遇,这也恰恰证明庆忌重视工匠这一行业。

    饶是如此,庆忌仍不大满意。

    为何?

    因为现在吴国的工匠数量仍旧太少,不足以为吴国打造出更多的武器盔甲。

    铸钱、冶铜、制造武器和铠甲等等,方方面面哪一处不需要许多工匠?

    若是工匠的数量过少,只怕作坊中生产出来的东西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

    因此,庆忌又旋即在求工令中加上一条,即工匠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弟子,以为工匠,为国效力,官府当有赏赐。

    如此一来,吴国日后岂能缺少工匠?

    不多时,一张告示就被张贴在吴都的城门口,并吸引来往的士子商贾,贩夫走卒过来观望。

    “这上边写的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