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团结诸侯

    第262章 团结诸侯 (第2/3页)

卿,会盟诸侯一道伐楚?”

    “善!”

    伍子胥的思路果真清奇!

    言之有理!

    庆忌依稀记得,历史上蔡昭侯被扣押楚国三年,之后的确引发了诸侯联军伐楚。

    召陵之盟,晋国正卿范献子士鞅发动诸侯,在有周天子大臣参加的中原十八国诸侯会于召陵,准备讨伐楚国,为蔡昭侯伸张正义。

    只是,那一次的诸侯伐楚之战,结果又是不了了之的。

    因为晋大夫荀寅因为向蔡国索贿不成,故而进言诸侯联军止步于皋鼬,终于因盟主晋国临时改变主张,转而攻打中山国,继续攻楚未能实现。

    在庆忌看来,诸侯联军进攻一个大国,少有成功的。

    因为人心不齐,诸侯们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如何能尽心竭力?

    不过,吴国作为晋国的小弟,请晋国出兵假装大举进攻楚地,以吸引楚国方面的注意力,还是能办到的。

    伍子胥思衬片刻,又道:“同时,大王不妨遣使于徐国、钟吾国。二国迫于楚国之强势,为楚之附庸,前不久尚且纳贡于吴都,朝吴暮楚,试图左右逢源,而摇摆不定也。”

    “大王何不趁机逼迫徐、钟吾臣服于我吴国,并驻军于其国,令大臣入其国执政耶?”

    徐国、钟吾国是两个弱国,小国寡民,在吴楚两个大国中夹缝求生,十分不容易。

    楚国强势,他们就投靠楚国,为其附庸;吴国强势,他们就投靠吴国,为其鹰犬。

    值得一提的是,徐国、钟吾国与吴国的关系向来是不错的。

    当年公子光弑君篡位,庆忌的两個叔叔掩余与烛庸正在攻打楚国,闻听吴王僚的死讯,就一个投奔徐国,一个投奔钟吾国。

    徐国与吴国还是联姻之国,吴王僚的妹妹吴姬就是徐国夫人。

    庆忌于是颇为迟疑的道:“子胥,如此强迫徐国、钟吾国,岂不遭人非议?”

    这事儿要是干了,吴国的确显得不厚道。

    庆忌有这样的担忧,纯粹是既要当biao子,又想立贞节牌坊!

    天底下,岂有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

    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