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百炼成钢

    第381章 百炼成钢 (第2/3页)

    干将当即保证道。

    闻言,庆忌寻思了一下,随后道:“干将,汝不必难为自己。日后,凡为军中制造武器者,皆物勒工名。”

    “自太宰起,至工匠,物勒工名。”

    “大王英明!”

    听到庆忌的这个主意,干将以及在场的人,都不禁眼前一亮。

    物勒工名,即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按照庆忌的打算,太宰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

    太宰的下面是大工令。

    如打造一支长戈。

    大工令下面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蕺”。

    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

    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成”。

    吴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太宰、大工令、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

    可想而知,吴国众多的兵工厂若是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大批量制作高质量兵器,金字塔式的五级管理制度是根本保证。

    此时,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被荒蛮和蒙昧包围时,吴人就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创造出了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兵器制造业!

    而现在,吴国的兵器无论品质或是生产力都比前代有长足的提升,几乎囊括了此时盛行兵器的所有种类。

    既有以往常见的戈、矛、戟、剑、弩、殳、钺和铜镞等,也有吴国常用的长铍和吴钩。

    有些兵器上还有完整的铭文。

    按其功能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短兵器,有剑、金钩。

    第二类是长柄兵器,有矛、戈、戟、钺、殳、铍等。

    第三类是远射程兵器,有弩、弓等。

    这些兵器都是铸造成型!

    接着,庆忌又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一处热浪翻涌的炒钢作坊。

    四周都是大大小小的火炉,干柴烈火交融之间,产生的气浪十分惊人。

    这种炉炉型小,缶形(小口大肚),因此温度可以集中、下部处于地下,散热较少。

    这种炉的风是从上面鼓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