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晏子使吴

    第390章 晏子使吴 (第2/3页)

    在官道一侧的小路上,有一队人马在驻足。

    这队人马约莫有一百人,个个腰佩长剑,穿着武士服,且搭乘在戎车之上。

    为首的,是一个身高不足六尺,高冠宽带,须发皆白的老人。

    他,便是齐国的上卿——晏婴!

    此刻,晏婴看着吴国的军队与粮秣辎重来来往往的盛况,细小的眼睛中,透露出一抹睿智的光。

    等到所有的兵马粮车全部离开,城门口的官道,这才恢复通行。

    “入城。”

    “诺!”

    晏婴的出使队伍,正准备进入金陵城的时候,城门口迎面而来又是一队人马。

    两侧的吴军将士披坚执锐,簇拥着一个头顶凹陷,满脸胡络腮,却是满脸和气的中年人。

    孔丘?

    晏婴立马就将来者的身份认了出来。

    虽然多年未见,但是孔丘给予晏婴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晏子,昔日临淄一别,你我十余年未见,不知晏子一向可好?”

    晏婴下了戎车,与孔丘彬彬有礼的相互作揖后,孔丘旋即笑吟吟的问道。

    故人见面,嘘寒问暖自然是少不得的。

    不过,晏婴与孔丘之间,并没有多少的交情,反而平添了不少“龌龊”。

    想当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

    孔丘也离开鲁国,到了临淄,受到齐侯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丘,但被上大夫晏婴阻止。

    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好在孔丘有上古君子之遗风,对于晏婴并没有怀恨在心。

    “劳烦大行令惦记,老夫甚好。”

    晏婴一脸如沐春风的笑意,说道:“今番老夫奉君命而来,出使吴国。从临淄到金陵,江河大路,何止千里之遥?”

    “托了吴侯以及吴国的福分,老夫这才得以领略不同于中原之山川景色矣。”

    晏婴的这番话,实在是别有深意的。

    他是在责怪庆忌与吴国不讲诚信,对于出兵助战之事一再推脱。

    这就导致七十几岁的晏婴,不得不拖着自己的一把老骨头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